![]() ![]() |
莫让“三无”食品祸害孩子 |
文章来源:西海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0/9/27 |
|
青海新闻网讯 《西海都市报》9月26日A3版有消息说,学校门口和周边商店出售的无生产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很受学生欢迎,他们的零花钱,几乎都花在买这些食品上面了。为此,家长们不无担忧:孩子还小,根本不知道这些小食品合不合格、卫不卫生,吃的时间长了,肯定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孩子们因为缺乏辨认能力,绝大多数人不知道买食品要看保质期、生产日期等标志,更不懂什么是添加剂,色彩鲜艳、味道鲜美才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因素,这也使他们成了假冒伪劣及不安全食品的直接受害者。 在这则消息的同一版面,《西海都市报》还刊发了一篇文章《“唐僧肉”的制作内幕》,内幕是:劣质“三无”小食品往往来自一些无照经营、卫生条件极差的小作坊,这些作坊普遍过量使用香精、糖精、味精、色素,而这些化学成分对人体肝、肾等脏器危害极大,大量食用容易致癌。所以,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最好都远离这些色彩鲜艳、口味香甜的“三无”食品。 “三无”食品很多是垃圾,但之所以生产、销售“三无”食品的违法现象屡禁不绝,是因为其背后巨大的利益驱使着厂家和店主,加之小学生的自控力较差,而且小卖店数量庞杂难于监管,商品流通领域中对于“三无”食品生产厂家的处罚打击力度还不够,这些原因,导致“三无”食品虽然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就是打不掉。 我觉得执法监管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或许可行:邀请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员对孩子们进行培训,让孩子们了解到“三无”食品对于自身的危害;利用媒体舆论对屡教不改的生产厂家和小卖店予以曝光;定期监管小卖店经营人员,同时在办理营业执照与年检时,对于食品安全一项作为考核项目。(作者: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