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枣庄严把“三关”构筑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防护网”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0/9/14 |
|
新学期开学了,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校园周边的食品市场秩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枣庄市食安委超前谋划,积极组织,从8月26日至9月8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严把责任落实关。结合全市学校点多面广、监管环境复杂的实际,该市食安委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以市药监局为牵头单位,市工商、质监、卫生、教育、药监、公安等相关单位各负其责,联合整治。建立食品安全协调机制,实行每两天召开一次碰头会,专题研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部署下步工作任务。充实完善了针对学校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在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模拟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落实了食物中毒报告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避免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 严把集中整治关。此次活动的整治范围为校园周边以及校园内的小商店、小餐馆、流动摊档,由市食安委有关成员单位共同实施,整治中坚持“四查一检”:一查食品经营单位的主体资格,对无证照经营的坚决查处和取缔;二查食品经营者是否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进销货台账、索证索票等制度,凡没有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和进货台帐的,限期整改,到期未改的,依法进行处罚;三查食堂卫生,重点检查食品加工场所的卫生条件、加工工具和餐具的消毒情况、卫生设施和设备的检修和运转情况以及从业人员的健康查体情况,对卫生条件不达标的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由发证部门依法吊销许可证。四查假劣食品,重点突出对乳制品、糕点、冷冻饮品、膨化食品、袋装豆制品以及油炸小食品等地检查,严厉打击销售无“QS”标识的食品、假冒知名品牌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等;定期对校园周边的食品开展快检,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为期两周的整治,共出动整治车辆125台次,执法人员762人次,检查食品市场43处,食品经营户1036户,查处取缔无照经营17户,立案查处2户,快检36批次,查获过期变质牛奶、袋装豆制品、方便面等食品73箱(袋),无QS认证的饮料56件,其他不合格食品82公斤,有效地净化了校园周边食品市场。 严把宣传引导关。结合当前青少年学生消费群体的特点, 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理念宣传引导,全面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消费意识。 一是开设识假辨假咨询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通俗易懂的识假辨假常识宣讲,教会他们如何识别“三无”食品,引导他们不购买颜色鲜艳、味道刺鼻、无包装或包装破损的食品,以防食入过多的防腐剂、色素、甜味剂;二是以黑板报、广播台、校刊等为载体,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安全、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青少年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三是公开举报、监督、咨询电话,鼓励师生参与监督、抵制、举报校园周边各种不洁食物,使食品安全能够深入人心,营造校园食品放心消费环境。(山东省枣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刘大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