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天津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8/5  

-覆盖城乡统一规范的市和区县监督网络实现餐饮和公共卫生“零网眼”监管

  - 2006年至今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和500余次重大活动公共卫生问题“零发生”

  -在全市基层尤其农村地区建立监测哨点1400余个使非法行医减少95%

  -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创造了新时期卫生监督的“天津模式”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市在“政府强化责任、机构优化服务、百姓得到实惠”深化医改总体思路指导下,近年来不断创新实践,积极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有力保证了餐饮服务和公共卫生安全,取得实效:编织起覆盖城乡、统一规范的市和区县两级监督网络,实现了“零网眼”监管;创建出以加强日常监督执法为主要内容、开展专项整治和打击非法活动为重点工作、做好大型活动和节假日卫生保障为重大任务、积极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众投诉为服务重点的卫生监督模式,多项工作成为全国卫生监督亮点;2006年至今,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和津洽会、国际少儿艺术节、亚欧财长会、奥运会、达沃斯等500余次重大活动公共卫生问题“零发生”;在全市建起1400余个监测哨点,使非法行医行为减少95%。近日在津召开的全国省级卫生监督负责人联席会上,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对本市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创造了新时期卫生监督的“天津模式”。

  政府主导部门支持财政保障

  开创性完成卫生监督三级跳

  近几年,本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支持、财政保障”方针,大力提高卫生监督水平,开创性完成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的“三级跳”。

  2000年,在南开区试点改革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启动市级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机构改革,将卫生防病和卫生监督剥离,建立市级卫生监督部门,将原来由市卫生防病中心、职业病防治院、结核病防治所等单位分散承担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职能集中到市卫生监督所,将有关卫生检测和技术服务等工作交由卫生防病中心、职业病防治院等承担,实现卫生监督与服务脱离,为全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2006年,本市区县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大幕拉开。经三年努力,各区县均实现卫生监督与卫生防病完全剥离,建起独立的卫生监督机构和执法队伍,软硬件水平大幅提升,与市级卫生监督机构职能对接,实行卫生综合执法,构建起体制通畅、结构合理、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的市区两级卫生监督体系。在此进程中,本市创下多个全国率先:全国首开市区两级卫生监督员统一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先河;全国首次统一确定各区县不低于常住人口万分之一点二的卫生监督员编制,执法经费由财政足额保障;三年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在全国率先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硬件设施按统一标准进行统一配置,使卫生监督执法水平有力提升。

  2009年,《食品安全法》实施,国家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由卫生行政部门调整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面对国内一些地区卫生监督队伍解散、重组带来的资源浪费、监管中断等问题,本市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基础上,坚持“与法对接、调整职能、工作顺畅、确保安全”的原则,在市区两级卫生监督所加挂餐饮食品监督所牌子,保持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卫生监督队伍继续承担餐饮服务和公共卫生监管任务,实行一支队伍综合执法,切实做到思想不散、队伍不乱、监管不断,维护了大局的和谐稳定,迈出我国新时期卫生监督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步,其成功经验被卫生部在全国推广。

  创新机制两级联动同步推进

  创出天津卫生监督五大亮点

  几年来,本市不断创新卫生监督工作机制,对餐饮服务、采供血、饮用水、化妆品等领域连续三年开展卫生监督十项行动,创出天津卫生监督五大亮点。

  亮点一:全市一盘棋

  本市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虽与全国一致,实行辖区管理,但突出强调市区两级同步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发达与一般地区之间差别,发挥整体合力。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编制、监管模式和保障措施全市统一规范,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硬件建设全市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统一配置,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工作程序、目标任务、考核标准全市统一要求。同时,积极推行市与区县互动,区县之间互动,实现各级卫生监督队伍和装备统一调度、共同使用。

  亮点二:网格化监管

  本市在全国创建了卫生监督网格化责任制,把餐饮和各项公共卫生监督职责捆绑在一起,按区域进行网格式分解,使具体职责落实到每个所、每个科、每个组、每位监督员,形成“所包区、科包街、组包片、人包点”的责任网络,实现了卫生监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不留死角。同时,建立严格内部稽查制度,保证了各项职责切实落实。

  亮点三:量化分级管理

  本市在全国率先陆续对桶装水、餐饮服务、饮用水、公共场所、化妆品、消毒产品等企业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和卫生监督公示制度,根据不同类别和检查结果,确定不同信誉等级,根据信誉等级确定监督频度和力度,并将信誉等级以“笑脸”、“哭脸”等图示方式,张贴于企业显著位置,让全社会参与监督,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对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重点区域、单位和环节,开展了十方面专项整治,使食物中毒事件显著减少。

  亮点四:科学规范监管

  本市在全国创建了卫生风险评估、关键环节控制、高风险点位重点监控,市区联动、区间联动、全员参与、全程现场快速检测等一整套大型活动监管机制,使卫生监督更为科学化、规范化,确保了近几年本市举行的500余次重大活动的卫生安全。

  亮点五:建长效机制打击非法行医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行医问题,本市坚持“打建并举、疏堵结合”的原则,通过强化属地管理、严格准入制度、建立不良记录、推行执业诚信承诺等创新措施,创建出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监管机制,在全市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建立起1400余个监测哨点,随时举报非法行医行为,使非法行医得到有效遏制。

  本市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的成功实践,得到卫生部和全国同行高度认可。在市统计局城调队最新完成的调查中,卫生监督执法的群众满意率名列前茅,达到了利民、惠民让人民满意的医改目标。(记者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