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辽宁酱油质量抽查 发现掺杂使假勾兑酱油 |
文章来源:食品产业网 更新时间:2010/8/4 |
|
近期辽宁省工商局委托沈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辽阳市、铁岭市、葫芦岛市流通环节酱油经销单位进行的抽检表明,辽宁市场的酱油质量有待提高。本次共抽检酱油23批次,合格18批次,合格率为78.3%。本次抽检不合格检验项目:氨基酸态氮、苯甲酸、糖精钠。 氨基酸态氮是表明酿造酱油中大豆蛋白水解率高低的特征性指标,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越浓。造成酱油营养指标不合格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在生产过程中,酿造发酵时间不够即包装出厂;二是涉嫌掺杂使假,采用非食用性蛋白水解液用水直接勾兑而成。长期食用掺杂使假的酱油,将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苯甲酸及其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一般情况下,苯甲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过量食入苯甲酸会引起腹泻、肚痛、心跳快等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肝肾脏的慢性损害。 糖精钠是一种甜味剂,是有机化工合成产品,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