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对食品安全不能只按标准来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2/5  

    潍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岳尧:

“奶粉事件”让食品安全成为今年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对此,记者采访了潍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岳尧。
   提起“奶粉事件”,岳尧说,一直到现在,对奶粉质量的一级应急预案都没有解除,目前潍坊的质量监督人员仍然对所有奶产品企业进行严格的驻厂检查。对如何避免这类食品安全事件,岳局长表示,对产品质量不能只按标准检测了,我们将着手研究对食品安全的预警体系。
   岳尧说,目前,正规的食品生产企业都已经有了详细的备案,质监部门制定了12个100%,比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县城以上的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等等,这些都有效地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目前,质监部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防御一些不在检测范围内的有害物质,比如三聚氰胺,它本来就不在质监部门的检测范围内,今后如何避免这种故意添加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岳尧说,据他了解,潍坊的海化集团就生产三聚氰胺这种物质,在“奶粉事件”之前,一些人员就知道,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会买这种物质添加到产品中,如果当时有一套完善的预警体系,可能这些信息就会及时得到分析、汇总,为质监人员的检测、监管提供有力的支持,不至于造成像“奶粉事件”这样被动的局面。
   岳尧表示,以往质监人员的任务就是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老百姓已对质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质监部门将研究一套对食品安全的预警体系,比如哪些物质添加到产品中,可以提高检测合格率,分析出各种食品不同的隐患,这样质监部门就可以提前做出判断,制定一批急需的涉及食品安全的地方标准。这也是预防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措施之一。
   另外,岳尧局长还提出,做好提前预防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对企业的信用进行刚性约束,像添加三聚氰胺这种物质就是企业严重的道德失信,明知有害却仍然为之,这一点是非常可怕的。目前,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故意打“擦边球”,对企业的这些行为,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道德、诚信建设,而是要对企业的信用进行刚性要求,让失信于民的企业直接退出市场,鼓励生产要素向名牌优质产品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