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苍南肉鸭产业链断裂损失近百万元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8/10/29  

    昨天下午,苍南县马站镇大姑村村民夏义本跑进空荡荡的鸭棚发呆。3个月前,夏义本还在这里养着8000多羽肉鸭,如今鸭棚已经千疮百孔、四面灌风。由于市区初旭食品有限公司的肉鸭屠宰场关闭,苍南县肉鸭产业链发生断裂,夏义本暂时无法继续养鸭子了。

     “现在是一年中肉鸭价格最高的时节,每耽误一天都是千余元的损失。”夏义本养的肉鸭叫樱桃谷鸭,是2007年春天开始养殖的。这种肉鸭平均成长期仅45天,除8、9月为规避台风暂停养殖外,一年四季均有出产,每羽可获利3.5元左右。夏义本去年建有鸭棚4个,今年他拆除了效益不佳的蘑菇棚,用拆出来的竹竿又搭建了2个大棚。

  即便如此,夏义本的养殖规模在大菇村的4个养殖基地中仍是最小的一个,其他的鸭棚存栏量都超过了1万羽。此外,该村还有30多户散户从事着樱桃谷鸭的养殖,3万元户年均收入顶起了这个偏远山村的半边天。

  养殖樱桃谷鸭不仅兴盛了大菇村,更引得马站、桥墩、金乡等9个山区、半山区乡镇的112户农户投身其中。他们不仅有散户饲养,还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12个,年出栏量达120万羽。虽然2年来,这些肉鸭由于运输到位于市区的“初旭”屠宰场路途遥远,运输损耗较大,但每年仍能为农户带来400多万元的纯利润。

  今年,适逢蘑菇收益下降,马站等地不少农户都开始拆菇棚,建鸭场,转向肉鸭养殖。养鸭户骤增至457户,新建标准化养殖基地15个,存栏量超过200万羽。就在这时,一个坏消息传来:“初旭”的屠宰场由于环保评估不合格,被要求关闭。这是浙江地区唯一的一处肉鸭屠宰基地,其关闭直接导致了苍南肉鸭产业链的瘫痪,累计损失近百万元。

  对此,夏义本说得很清楚:“出栏的时间就那么几天,我总不可能一个人一天杀600多只鸭子吧?”杀不了鸭子就卖不了钱,微利的肉鸭多养一天就会造成损失,于是他无奈地选择暂停养殖。“心里急啊。”夏义本一口抽掉半支烟后说:“我平时晚上9时就睡了,现在12点多还要和其他养殖户通电话商量办法。”

  事情并非没有转机,考虑到马站片区地处偏远,运输损耗率较大,“初旭”有意在此设置新场。此举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意欲划拨马站农业开发区的一块盐场作为建设用地。这个消息顿时成为夏义本等养鸭户的“救命稻草”,所有人都期盼着新屠宰场的早日建立,毕竟时间对他们来说就是金钱。

  当记者离开大菇村时,路边一处鸭场还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着。主人林德欧说,他相信政府会很快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盖好鸭棚,抓住致富的机会。(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