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苏云喜
李超 本报记者 霍建国
为了内蒙古草原的纯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工商系统在不断提高服务经济发展能力的过程中,该局开展了食品安全“五网工程”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呼伦贝尔人民生活环境满意度最高的一项指标。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记者采访了呼伦贝尔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苏云喜。
市场监管网络
苏云喜介绍,2008年,全市36家食品经营超市建立了电子台账,在条件较好的超市实行了索证电子化管理,并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超市逐步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为下一步与基层工商所进行网络对接做好准备;在全市33家集贸市场、农贸市场的经营业户中建立了购货台账,其中批发企业还建立了索证索票和购销货台账制度;在全市9564户食杂店建立了进货台账。
预警防范网络
呼伦贝尔市工商局升级了12315维权网络,形成了市局统一集中受理、部门分工负责、局所上下联动的综合执法体系,并在全市广泛设立消费者协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和l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近400个,发布消费警示和食品安全提示530期,基本实现了所有村屯嘎查都设有红盾工作站,所有农牧区工商所都建有食品安全快速反应维权队。
质量监测网络
呼伦贝尔市制定出台了《食品准入质量责任制度》、《食品检测箱使用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为全市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53个工商所全部配备了食品检测箱,并对全市96名专兼职食品检测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至此,“食品市场检测点及时自检,工商所检测箱随时抽检,市局检测车定期巡检”三位一体的食品检测体系全部建成。
社会监督网络
依托各乡镇嘎查和居民社区的消费者协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向社会公开招募热心于食品安全公益活动的人士作为义务食品安全监督员。2007年,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退休老干部、社会群众等209名食品安全义务巡查员,2008年,又聘请了245名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并为大型商场、超市各聘请了2名食品安全监督员。
引导帮扶网络
按照安全与效益兼顾的原则,呼伦贝尔市工商局在引导帮扶网络建设方面选择了既要确保规范又要促进发展的模式。鄂温克旗工商局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就引导和帮助企业建设了管理科学、即时检测、封闭储存的规范化奶站54个。海拉尔区分局帮助哈克镇牧民筹建众鑫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后,该镇奶户增至2000余家,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5.4万头只,鲜奶总产量超过14万吨,被称为“自治区奶牛第一镇”。针对俄、蒙两国蔬菜需求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新右旗工商局积极帮助呼伦镇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目前已经建棚620个,占地面积达288亩,无公害蔬菜年产量200万公斤左右,其中有1/3销往蒙古,年产值达320余万元。 2007年末,呼伦贝尔市工商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奖”、“全市依法行政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人大法工委、自治区政府法制办、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联合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满意行政执法标兵单位”荣誉称号,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工商系统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先进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