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不吃早餐最容易得胆结石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2/6 |
|
节奏快、应酬多致胆结石年轻化
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往往不吃早餐就出门,这会使胆汁在胆囊中存留时间过长,胆固醇自胆汁中析出形成结石。因此,即使是喝点牛奶、吃片面包,都能帮助胆汁排出,不容易形成结石。 此外,如今在公司上班的白领应酬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过年期间,同事、朋友、亲戚等应酬一多,就容易暴饮暴食,也会经常食用高脂肪食物,很容易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增高,导致胆固醇析出沉淀下来,就形成结石。 中年发福的女性更易得胆结石 医学专家已证实,女性患胆结石的几率高于男性,特别是年龄在40岁以上、身体发福的中年女性,她们运动量较小,又爱吃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零食。 一项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此外,一些女性在绝经后若盲目使用雌激素,也是导致胆结石在女性中高发的原因。 而胆囊息肉却好发于男性,好发年龄为23至55周岁。胆囊息肉还被认为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伴随胆结石时癌变的机率还会明显升高。 一般认为,饮食紊乱是诱发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之一,比如:不吃早餐、晚餐过好、饮食结构不合理等。 闲适生活加重胆负担 肥胖是患胆结石的第一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加之没有固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体力活动相对脑力活动过少、喜静少动、肥胖体型的人,更容易受到胆结石的“青睐”。专家提醒,当心闲适生活成为增加“胆负担”的健康威胁。 目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是治疗有手术指征的胆石病和胆囊息肉的“金标准”。一般来说,单发性的胆囊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单发性的胆囊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都建议手术切除。此外,萎缩性的胆囊炎、多发性的小结石 (直径在4、5毫米或6、7毫米不等),也建议手术切除。其余情况均可随访,不用吃药。目前,溶石疗法、碎石疗法等由于存在种种弊端,在临床上并不提倡。 滥用食品添加剂可致胆囊息肉 现在蔬菜农药残留过多、滥用食品添加剂、电子辐射强等,都可能对胆囊息肉的形成造成影响。近年来,由于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以及电子产品的辐射,直接或间接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由于胆囊息肉具有一定隐蔽性,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病患症状,只有在体检时才可发现。但若是非专科医院的医生,对于胆囊息肉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存在盲点,导致治疗不及时,甚至盲目治疗,还可加剧胆囊息肉的癌变的可能性。 【健康管理方案】 不管是胆结石,还是胆囊息肉,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特别是在饮食上,应特别注意多食用高纤维食物、控制胆固醇摄取量、饮食以少盐清淡为主、不暴饮暴食等。 运动“多动少坐”助胆汁排空 肥胖者应多运动,经常运动还可防止便秘,帮助身体新成代谢; 饮食:清淡饮食能预防结石 节假日暴饮暴食,吃得过油、过甜时,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或水果、鱼类或海产类食物等,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有效预防胆结石。此外,在饮食上要注意规律,尤其是在应酬多的时候,要注意限制胆固醇的摄取量,少吃内脏、蛋黄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分食物,尽量饮食清淡,喝脱脂奶,禁食脂肪含量过多的浓汤等; 作息: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生活节奏过快、经常熬夜加班、白天忙上班、晚上忙应酬,日夜颠倒、非正常规律作息生活的人健康更容易亮红灯。早睡早起、劳逸结合、多动多锻炼、按时就餐,都是应该倡导的健康生活模式。只有养成正常的固定的作息规律后,才能保证一整天精神,每天充满活力; 戒酒:坚果预防结石 酒精成分对肝胆有直接损失,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胆囊息肉变大、增多,可能加快胆囊息肉癌变。但并非只有酒类才含有酒精,一些宴会、应酬或饮料中,也可能含有酒精成分,因此在平时饮用时需要特别注意成分中是否含有酒精成分,才能达到真正戒酒。 此外,多食花生、杏仁等坚果类食品,可以有效预防胆结石,尤其对女性预防结石病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