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台北麦当劳检出致癌砷 肯德基检出致癌物质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7/8  

  台北县昨日公布快餐业油炸油第二波检验报告,抽查4家业者的7家分店,知名快餐业者麦当劳和连锁比萨的永和中正店等,都验出重金属“砷”,超出标准高达9到11倍!显示这些炸油确实有害健康,除了勒令改善,也将移送卫生局,最高罚30万。 “砷”这种致癌物质,怎么会超标这么多,连毒物科专家都感到不解;但能够确定的是,除了重金属之外,7家店(包括肯德基)的炸油,还全部验出另一种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动物实验证实致癌),消保官表示,丙烯酰胺对人体有害,将与相关单位研究,是否做出相关规范。

  声音

  修法禁用滤油粉


  “所有抽验的油品均含丙烯酰胺,台湾虽未订定含量标准,但可能致癌,使用滤油粉只是造成清洁假象,不能阻止油品劣化及产生致癌物,将建请‘中央’修法订定丙烯酰胺含量标准及禁止使用滤油粉。”——台北县“法制局长”陈坤荣

  台麦当劳

  查出重金属超标9倍


  台北县府法制局昨天邀集快餐业,公布上个月21日、27日连续2次抽检快餐业者油品及面包含防腐剂结果,麦当劳、达美乐炸油验出重金属砷,县府不排除开罚。另外,麦当劳土城金城店、中央店、永和中正店及达美乐永和市中正店、拿坡里土城中央店、肯德基土城金城店、永和中正店的油品都验出丙烯酰胺。业者则当场出示其他检验证明自清,并要求复验。

  其中,油品含酸价中,麦当劳土城中央店最高,达23.88mgKOH/g,麦当劳土城金城店、中央店除面包被检出丙酸(防腐剂),还分别验出含砷0.923PPM、1.038PPM;连锁比萨的达美乐永和中正店也验出砷1.105PPM,远超过0.1ppm以下的台湾标准值9倍以上。

  面对县府令人震惊的检验结果,麦当劳出示送验报告自清,麦当劳公关部协理曹昌杰表示,每天以试纸抽验油品并公布结果,也曾自行抽样送SGS(台湾检验科技公司)检测,都没有验出含重金属砷。

  不过,曹昌杰说,自行送验没有验出砷,却验出有微量铜,可能与存放油品的环境有关,而这并不影响食品安全。麦当劳将要求县府复检自清外,也决定汉堡面包不再添加防腐剂,保鲜期将由原先6天减为3天。

  重金属“砷”

  有致皮肤癌等风险


  与会的消基会秘书长吴家诚表示,砷不可以出现在油品跟食物中,因其可能引发乌脚病、末稍神经的迫害,本身还有致皮肤癌等潜在性风险。

  台北县法制局长陈坤荣表示,所有抽验的油品均含丙烯酰胺,台湾虽未订定含量标准,但可能致癌,使用滤油粉只是造成清洁假象,不能阻止油品劣化及产生致癌物,将建请修法订定丙烯酰胺含量标准及禁止使用滤油粉。

  他说,麦当劳若对抽验结果有疑义,可在15天内提出复检申请。麦当劳及达美乐等业者代表当场都表示将会要求复检。

  师大化学系教授吴家诚:“我很想知道这油从哪来,它炸了哪些东西,当然,砷(重金属)这东西,不可以出现在我们的油里面。”

  教授在讲,业者有在听,个个脸色难看!

  原本猜测可能是油炸鱼类食品,因此才跑出毒性较低的有机砷,没想到,验出来的竟然都是致癌的无机砷,而且数据高到连毒物专家都傻眼,快餐龙头这回又有两家分店上榜,赶紧出示自行送验的报告,希望降低伤害。

  抽查7店

  全都被验出丙烯酰胺


  而且,抽查4家业者,7家分店全都被验出丙烯酰胺,12.4到22.4ppb不等,虽然数据相对很低,但在动物实验也证实致癌,这种只要是淀粉类经过高温油炸,就容易产生。虽然台湾并未对丙烯酰胺做严格规定,但消保官认为丙烯酰胺对于人体还是有害,会建议相关单位,研究一下是否要做出相关规范。

  报告显示,快餐业者用油已经产生有害健康物质,最高可以罚到30万,而且再这样炸下去可不行,消保官要求,除了每天2次试纸检验油品,每个炸锅只能炸一种食物,并且停止使用滤油粉,快餐业者也只能乖乖配合,挽救重伤的业绩。

  他说,麦当劳若对抽验结果有疑义,可在15天内提出复检申请。麦当劳及达美乐等业者代表当场都表示将会要求复检。(剑啸)来源:东南快报

  链接

  没为消费者饮食安全把关

  “监委”约谈“卫生署长”


  快餐店使用油品违规,“监察院”认为卫生安全主管机关玩忽职守,没有为消费者饮食安全把关,近日接连约询“卫生署长”叶金川跟“经济部长”尹启铭,叶金川坦承有些规范让地方“政府”难以执行,尹启铭则是不发一语,不过2人看来似乎都觉得有点委屈。

  “卫生署长”叶金川:“反正我们尽力,该做的我们都做了。”

  “监委”特别翻出资料,以2007年为例,全台超过10万餐饮店家,共稽查仅仅1386家,其中有165家不合格,但最后仅有1家被处罚。叶金川自己都坦承规范不够完善,却没有早一步发现问题,叶金川前脚才走,“经济部长”尹启铭随有也现身“监察院”。“监委”大动作约谈卫生安全主管机关,要追究相关责任。

  来源:东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