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农产品继续看涨 玉米值得关注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1/3/1 |
|
2011年伊始,国内外主要农产品(18.57,-0.17,-0.91%)价格承接2010年涨势又开始新的躁动,期货市场上美豆、美玉米、美棉、原糖等纷纷创出新高。如何看待2011年的农产品价格,笔者认为,这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是以基本面为主要因素,以流动性过剩为推手共同演绎的,而且从一个相对长期的趋势分析,全球已进入高价农产品时代。 供需关系的变化,为粮食价格上涨提供了扎实的基础。(1)人口增加:目前全球人口约为68亿,联合国人口司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2亿,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是刚性的。(2)消费升级: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食品结构升级,食物结构中肉蛋奶等食品的比重大幅上升。(3)耕地减少: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使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不断减少。(4)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已越来越大,并成为一个全球趋势性问题。2010年小麦价格疯涨,就是因为俄罗斯天气因素导致小麦减产影响到出口。 生物能源的利用,加剧了对供需关系紧张的预期。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和碳排放的限制,生物能源在世界不少国家被广泛利用。生物能源的利用打破原有粮食供需平衡关系,大大强化了市场关于粮食紧缺的预期。同时还增强了粮食的能源属性,推动粮食价格上涨,使得粮食价格与能源价格的变化趋于一致。 通货膨胀因素直接推升了粮食价格上涨:高油价推动了农业基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通胀条件下的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提高了种地成本。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7年至2009年,水稻、小麦、玉米价格年均上涨7.1%,总生产成本年均提高11.7%。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进一步推动通胀预期的生成,在流动性充裕条件下的通胀预期会加大粮食的金融属性,从而推升粮食价格的上涨预期。 流动性过剩条件下资金的炒作助涨了粮食价格:在流动性过剩和转移金融危机风险需要因素作用下,风险低、价格稳的农产品期现货成为游资炒作对象,同时粮食的能源属性又推动了投机资金热情,资金向低价大宗商品转移,“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糖高宗”、“棉花糖”等等现象,本质上就是资金寻找出路的一种选择。现阶段在农产品上出现的资本化取向,已改变农产品以往单纯的消费属性,这种资本化的取向直接导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强烈的杠杆效应,推动价格脱离商品的基本面而显现出金融属性,对此应该引起充分关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供需关系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之前,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不会改变。结合农产品季节性特点,2011年国内期货市场估计玉米和油脂类品种下半年机会比较多,特别是玉米。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值得大家关注,中国在2010年进口了150万吨以上的玉米。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