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后危机的粮食并发症高粮价困局尚待破题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1/1/24 |
|
实质上,国际粮食贸易为美国等少数几个主要粮食出口国把持,自限价格将有损其根本利益
全球金融危机一波未平,粮价高涨一波又起。2008年贫穷国家饥民抢粮哭嚎声犹在耳,如今粮价却已轻松突破了彼时高位。粮食危机阴影正迅速笼罩全球。高粮价,是适应还是抗击,困局尚待破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1月4日发布的最新食品价格指数显示,2010年12月粮价已突破2008年高点,达214.7,刷新30年来纪录。几乎所有可以糊口的食物价格都一路飞蹿:半年来,谷物价格涨幅达57%,植物油涨幅56%,蔗糖更飙涨77%。粮农组织警告称,若粮价继续走高,粮食危机或将重演。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称,世界粮食计划署今年面临近30亿美元资金缺口。如果粮价继续上涨,资金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两次粮价高涨虽间隔两年,但事关粮食价格的“全球性疾病”根本未得痊愈。当前的不良状况实际是“金融危机粮食并发症”的第二次高潮。 2007年,在美国次贷危机阴云笼罩下,世界经济仍维持高增长。也就在这一年,投机者赚得盆满钵满,各行业却随次贷危机渐次崩塌,游资进入大宗商品市场这一最后乐园。2008年,粮价、油价竞相飙升,上演了国际金融危机前最后的非理性癫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高粮价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游资也在粮食市场这一最后避风港蛰伏下来。 从最近半年粮价井喷式上涨中,不难看出与两年前那场危机的惊人相似。其一,自然灾害再次成为涨价的基本理由。2010年多灾多难,水、旱等自然灾害全面光临主要产粮国家,强度远超2008年粮食危机前两年的受灾水平。俄罗斯大火及其粮食“奖入限出”政策更给人以食品将骤然短缺的强烈印象。在此预期下,小麦、大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产品价格出现恐慌性上涨,继而牵动油料作物和食糖价格飙升。 其二,游资借尸还魂,继续充当炒作主力军。一方面,世界经济走上复苏轨道,拉动以粮食为代表的大宗商品需求,使游资炒作此类产品的获利前景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美国高失业率、欧洲债务危机又使复苏之路坎坷,多数投资、投机领域仍乏善可陈,风险趋高,使资金不得不继续滞留国际粮市避险。 其三,粮食库存出现负向变动。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显示,美国2010/11年度小麦、玉米期末库存量分别下调至0.22亿吨和0.19亿吨;全球玉米期末库存量也被分别下调至1.27亿吨,创15年新低。2008年,有英国媒体报道世界粮食库存仅够57天,成为粮价危机爆发的一根导火索。现今,世界粮食储存消费比已跌至19%左右,接近18%的安全警戒线,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 然而,当前的粮价疯长还存在一些更令人担忧的因素。首先,全球流动性泛滥,炒作资金量今非昔比。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过度刺激使廉价资金膨胀,美国无度的量化宽松政策更煽风点火,伯南克制造通胀的效果在大宗商品市场集中生效,大量盲动资金在有目的游资带动下,涌入粮食市场捞取利润,使粮食泡沫也随之升级、扩张。 其次,粮食金融化特征更加明显,已经脱离基本供求关系和食用属性。当前,游资已逐步利用粮食与其他金融资产关联度、市场透明度“双低”的特殊属性,频繁利用粮食与其他金融产品对冲,虽然降低了游资本身的综合风险,却给国际粮价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此外,炒粮的高回报已开始吸引部分实业资本加入。预计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速度在一定时期内远超实体经济复苏步伐,更多资金将转进粮市。 未来国际粮价向何处去?实际上,早在200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已有明确论断:未来10年,国际粮价将维持高位。从当前形势看,价格继续向上也并非危言耸听。 长期看,全球粮食供给紧平衡的状况难以改变,寅吃卯粮的风险也在上升。需求上,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新兴市场对粮食的消耗量仍处于高速上升期;供给上,受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连年增产将难实现,农业领域高新科技产业化速度仍然较低。供需相比较,未来动用库存的频率必将升高,库存见底状况重演也难避免。 中期看,全球层面泛滥流动性回收将相对缓慢,倘若经济复苏再遇阻碍,国际粮食市场内的资金量将难以顺利回落至2008年以前水平,粮价也将继续维持高位。 短期看,阻碍粮价上升的力量薄弱。各国进一步重视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但措施却多着眼于扶助最贫穷国家发展农业等长远规划,对短期粮价飙升显得束手无策。从表面上看,高粮价是市场产物,或可惠及农民,限价是行政干预、计划行为,为西方发达国家所不容。但实质上,国际粮食贸易为美国等少数几个主要粮食出口国把持,自限价格将有损其根本利益。这也是长期以来国际组织只能通过高价买粮来缓解缺粮国家买不起粮食这一矛盾的症结所在。某些国家或许对高粮价乐见其成,但粮食等大宗商品市场动荡确实是任何国家和人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价格暴涨之后都将迎来暴跌,与其各国将来联手拯救危局,不如现在着手解决问题。G20匹兹堡峰会以来,粮食安全已成历次峰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今后也应将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问题纳入G20的讨论框架,通过国际政策协调,加强国际粮食市场监管、提高透明度,实现包括价格、可获得性等全球粮食的多层次安全。( 魏亮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