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农业行业短期调整不改长期向上趋势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11/28 |
|
国际农产品[20.90 0.48%]价格7月份以来快速上涨,除大豆外,涨幅都在50%以上,原因在于由于灾害性天气,产量连续被下调,其中食糖、棉花库存水平创新低,粗粮、玉米库存水平接近历史最低。 另外,美元指数下行是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原因。实证结果显示,国际农产品兼具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且对价格影响程度相同。 11月3日,美联储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0-0.25%不变,还宣布在明年二季度前进一步买入6000亿美元长期债券。由于前期跌幅过大,再加上利空出尽,以及爱尔兰债务危机,美元指数不跌反涨。但基于国债规模庞大,以及民间依赖债务维持繁荣多年,美元贬值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从国内生产情况来看,受到旱、水灾影响,夏粮和早籼稻产量出现减产,但占到全年粮食总产量70%以上的秋粮喜获丰收的可能性很大。 美国农业部预计我国玉米增产,幅度为6.33%,小麦、稻谷小幅减产0.54%和0.42%,棉花继续减产,产量不到660万吨。 长期来看,受到水、耕地资源限制,以及过多依赖化肥保持地力,我国农产品增产潜力不足。04-09年,我国化肥产销量分别累计增长48.37%和51.95%,而粮食、油料、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仅累计增长13.07%、1.11%、1.21%。过多依赖化肥保持地力的后果由两个:一是单产增长乏力;二是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占到生产成本中的50%以上,农产品价格走势和能源价格走势越来越相关。另外,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威胁也极大。 但消费量增长是确定的,特别是食用油、畜、禽、水产品等消费规模在快速扩张。大豆、玉米作为食用油、饲料主要原料,在过去10年,消费量累计增长159.63%和34.75%。棉花、食糖消费量累计增长125.23%和21%。 由于生产、消费潜力不同,我国农产品供需格局将呈现结构性失衡: 小麦、籼稻等供应相对充足;玉米、粳稻、食糖消费部分依赖进口;大豆、棉花消费严重依赖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