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平谷大桃一棵树收入6万多元 依靠高科技和深加工 |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报 更新时间:2010/9/16 |
|
“全村10.4公顷桃树,单位面积的产量基本稳定在1500~2000公斤,可桃农的收入每年都在增加。靠的是科技提升大桃品质和深加工带来的增值。”日前,北京平谷区镇罗营镇北四道岭村村支书史镇旺向记者介绍。 地处平谷深山区的四道岭村是平谷大桃的主产区域之一,是个只有45户人家的小山村。据了解,由于狠抓了优新综合配套技术的普及推广,精品果率达到70%以上,去年全村人均大桃收入6890元,同比增加3560元。 9月的北京平谷是大桃的世界。在大桃成熟、果香飘溢的田间地头,处处都有和大桃品质有关的“致富经”。 一棵桃树收入6万多元 1单位面积的桃园种出20万元,这并不是天方夜谭。2008年,北京市平谷区夏各庄镇纪太务村屈海全种植的0.08公顷大树扣棚日光温室桃,总共收入了24.6万元,单位面积效益达到了20.5万元。其中一棵被称为“桃树王”的大久保效益更是达到了6.36万元,相当于普通桃园1.33公顷的收益,真正成了“摇钱树”。 一棵桃树为什么会摇下这么多钱?平谷区果品办公室主任邢彦峰介绍说,秘密主要就在于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精品战略。 已经种了26年大桃的屈海全在平谷被称为“桃王”,他的种桃效益在平谷首屈一指。在他看来,今天平谷大桃有这么大的名气,“主要是沾了科技的光”。屈海全是平谷区科技示范户,在他反季节栽培的0.08公顷桃园里,总共用上了几十项示范技术:稳定树势,改良土壤,果品增添着色,生态植保,减水减氮肥……仅是施肥套餐,就有腐熟有机肥、豆粉、鱼骨粉、花生饼、香油渣等10多种。 曾获平谷“精品桃王”称号的西杏元村果农李佐生说话干脆: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靠科技。在平谷,像屈海全、李佐生这样的大桃增甜提质富民示范户总共1000户。近年来,平谷大桃以增甜提质增效为重点,全面实施大桃精品战略,向科技要品质要效益。 以套袋技术为重点,平谷全区开展大桃提质增甜工程,改良大桃品种,引进好吃又好卖的名优品种;提高土壤有机质,增施有机肥;进行树型改造,增加光照,让叶、枝、果都透光;推行节水技术,保证大桃雨多不涝,水少不旱。提质增甜工程推广几年来,平谷大桃品质节节高升。2009年,套袋的果实达到21亿枚,占全区大桃的70%。今年,套袋大桃24亿枚,占8成。 此外,该区还在果品生产上全面实施有机化栽培,研究制定了“桃产品质量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成为全国大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年来,平谷区6个有机桃园通过认证,另有20多个有机桃园正处于转换期。 平谷区果办负责人介绍说,在全国大桃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平谷大桃的价格不但没有跌,反倒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全市大桃种植面积3万多公顷,平谷占将近一半;而去年,全市大桃产值10个亿,平谷就占了8个亿。” 精细化深加工 每年春天,平谷1.47万公顷(约22万亩)桃园化作一片桃花海。繁花过后,真正坐果的花朵还不到10%。为保证果品质量,大部分的花朵被果农疏掉,随手丢弃。 而从2006年5月起,平谷桃农第一次从桃花上挣到了钱。一公斤鲜桃花能卖到10元左右,而一公斤干桃花能卖到80元。大华山镇果农王金水,给桃树疏花时带着个口袋,每棵桃树大概能摘1公斤的桃花。今年,果园里的桃花就给他挣了2000元。 花钱收购花瓣的是落户平谷的北京健康产业中试与孵化中心,他们看中的是桃花中富含的营养元素。过去“化作春泥”的桃花,现在成了助人养颜的保健品。桃花经过生物萃取提炼成桃花精油,制成软胶囊,每公斤售价高达4万至6万元。 负责这项技术研发的市健康产业中试与孵化中心主任蒋佃水教授介绍,平谷900万株桃树,每年白白扔掉的桃花大约有1万吨,桃花产油率为1.5%,按照目前市场售价计算,仅这一项产值就超过了10亿元,两倍于大桃的直接销售收入。 “桃花精油只是大桃深加工的产品之一。”蒋佃水说。桃花之外,科研人员还开发了桃休闲食品、保健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工艺品等5大系列产品,100多种产品。“一桃百样吃”。从桃叶、桃花到桃核、桃木,所有材料都派上了大用场。 大桃的深加工是提升大桃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平谷的大桃资源已经引来了大量以果为原料的企业。不过,传统的罐头、果汁生产,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有限。在市科委和区政府19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下,市健康产业中心用高新技术手段开发大桃产品的项目攻关。超临界萃取技术、冰冻生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等20多项高新技术,集中了物理、生物、化学方法,把大桃的深加工细化到了分子结构。 目前,经过多年的发展,平谷全区27万农业人口中,有15万农村人口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大桃生产,年人均大桃收入5333元;平谷建成了大华山等10个大桃生产专业乡镇、128个大桃生产专业村,年产大桃2.56亿公斤。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这些桃挨着个儿摆,能绕地球1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