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种子的乡土革命——河南农业新品种创新调查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9/6 |
|
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6日电 几场秋雨过后,丝丝凉风吹拂中原大地。望着田里一人多高、摇曳的玉米,鹤壁市淇滨区刘寨村村委会主任武全仁说:“经专家实打验收,去秋全村玉米平均亩产858公斤,今年小麦亩产695公斤,两季1553公斤,一亩地种出了‘吨半粮’,关键是良种给提了劲。”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大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河南农业新品种培育创新步入快车道,高产优质品种不断涌现,仅小麦、玉米品种就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十多次获得二等奖。大批良种的选育推广,使河南农产品产量连创新高,为全国的“粮袋子”、“菜篮子”作出巨大贡献。 农田里的“世界级”创新赛跑 “我要力争在‘超级麦’攻关中夺金牌。”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副主任许为钢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他一直在冲击小麦良种的世界纪录。 上世纪末,我国小麦出现结构性“卖难”:国产普通麦严重过剩,而面粉企业却要大量进口优质麦。1998年,国家以发展优质麦为重点,推进小麦品质结构调整。这一变化,吸引了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小麦出口大国的目光,他们开始加紧研究适合中国的优质麦。一些外国专家预言,中国小麦科研一直在高产上做文章,短期很难培育出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 在此紧要关头,许为钢的“处女作”郑麦9023问世。由于实现了优质、高产、早熟、多抗、广适性在一个小麦品种上的聚合,郑麦9023迅速在黄淮麦区推开,创出连续6年收获面积全国第一的纪录,成为我国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和生产应用的标志性品种,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中国“超级麦”品种选育课题组负责人,许为钢正带领他的团队向新高峰挺进。课题组已把一种其他作物上的高光效基因,成功地转到小麦中,使小麦的光合作用速率提高25%。许为钢说:“这为小麦的生物学产量提高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走在世界前列。” 自2006年起,在兰考县一块300多亩的高产小麦试验田里,每年都有10—20名外国育种家前来搞科研,而这片农田的主人,是农民出身的育种家沈天民。这块农田,承担着以研究国际竞争性科技难点为重点的欧盟第六框架计划部分项目。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毕业回乡育种至今,沈天民已育出了十多个小麦品种,2008年,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到2020年,我要育出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小麦。”本世纪初,沈天民立下这个宏愿后,用4年时间,遍访了世界上20多个最著名的小麦育种与改良中心,与100多位国际知名育种专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依托自己创办的天民种业公司,他已在兰考举办了三届国际“超级小麦”论坛。 “没有火箭材料的突破,怎能把飞船送上太空;摩天大楼用秦砖汉瓦能盖吗?”通过国际合作开阔了视野的沈天民认识到,没有种质资源的创新,不可能有新品种的突破。他现在拥有上千个种质资源,其中3个是国际首创新物类型。在此基础上,他集成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发明“诱导小麦产生纯合二倍体育种技术”,使小麦育种进入新时代,已申报了18项国家专利和2项国际专利。 在位于河南安阳市的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记者日前参观了一个功能齐全的棉花转基因材料“工厂式”生产流水线,这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采用三种方法快速获得转基因抗虫棉新材料的技术平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期,我国发生大面积棉铃虫灾害,就在棉铃虫肆虐之际,一家跨国公司研制出了转基因抗虫棉,并一举占有我国95%的抗虫棉市场份额。从1996年起,以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为主体的科研人员,在虫害与跨国公司的“夹击”下,展开了一场科技创新冲刺,成功研制出了20多个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使我国棉花育种重新站在世界制高点上,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Bt杀虫基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国家。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在我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浚县农科所所长程相文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