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粮食托市收购 三国鼎立局面蔚然成型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网  更新时间:2010/7/13  

 

    2010年小麦市场价突破1元/斤大关之后,托市收购价格已经失去了意义。相比往年,今年的小麦收购有了新入局者。2006-2010年,能拿到国家收购份额,并从农发行获得政策性贷款的单位,唯独中储粮一家,该企业收购的粮食一度占市场中流通商品粮的70%;但是今年,中粮集团、中国华粮物流集团也相继获得国家允许的托市收购资格,这些新进局者与中储粮的竞争可谓短兵相接,以数据为证,在河南南阳,中储粮在当地收购的小麦为5万吨,而中粮集团收购达到31.6万吨。

  中粮猛烈进攻市场的背后,是以直接将收购费加到4分/斤为代价,比中储粮有每斤多付1.5分的优势,而在粮食收购中,每提高1分钱,就可以将收购半径扩大100公里。

  除此之外,益海嘉里集团在中国的布局也如外来“猛兽”一般,一方面通过租赁地方基层国有粮库的仓容,提高自己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在加紧投资粮食加工企业的建设,在中国打造完整产业链。在此轮小麦收购中,该集团在河南的收购量达到5万吨,丝毫不输中储粮。

  如此看来,由于需要资金量巨大和面临政策风险,目前抢粮的都还是实体企业,游资卷入的可能性不大。但同时,中储粮一家垄断的格局已被打破,现有粮食托市收购体系也面临调整。可以预见,中国粮食的收购,仍将把控在几家寡头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