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河北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均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
文章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6/11 |
|
2009年秋播以来,河北小麦生产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项目区内的小麦却实现了大面积均衡增产。专家建议应加强丰产科技工程的推广。
河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3590万亩,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核心区、示范区在河北共有128.7万亩,项目辐射区约1000万亩。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项目区主持人之一、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李雁鸣表示,经测算,核心区、示范区的冬小麦平均亩产462.9公斤,与去年河北省平均亩产342.5公斤相比,增加120.4公斤。1000万亩辐射区平均亩产420.6公斤,比去年河北省平均亩产增加45.9公斤。 李雁鸣向记者介绍,项目区主要集成应用了课题的创新技术,即“缩距增行减水调肥”节水超高产技术体系及“水肥高效利用综合技术”。 记者在河北藁城和深州示范区采访看到,示范区内的小麦种植密度高,按照15公分等行距进行播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光热资源的利用,同时还有效地节约了用水。 据李雁鸣介绍,项目区有望实现大灾之年的大面积均衡丰产。河北藁城市5000亩核心区亩产达到了580.9公斤,原为小麦中低产区的深州市4000亩的核心区平均亩产达到了536.4公斤;中低产区宁晋县5000亩核心区的平均亩产达到536.9公斤。无论是山前平原区还是黑龙港地区,都实现了千亩以上大面积亩产530-580公斤的突破。 同时,河北省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产攻关田约700亩,受灾较严重的河北藁城市核心区的60亩超产攻关田,虽然亩穗数从常年的50万左右下降到今年的45.3万,但小麦群体结构优化,平均穗粒数从常年的32粒左右大幅度增加到今年的41.4粒,预测产量达到650.8公斤。河北赵县、辛集市以及属于黑龙港地区中低产区的宁晋县高产攻关田均超过了600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