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台湾现代农业发展对天津市东丽区农业发展的启示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4/1 |
|
2009年12月中旬,天津农业局组织各区县“赴台湾现代农业考察团”一行15人,对台湾农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参观了四所涉农大学、台中农田水利联合会、台北市水果蔬菜运销公司以及台湾花卉、果蔬、畜牧等多处休闲观光农场。通过10余天参观考察,对台湾农业有了初步的了解,感受颇深,很受启发。 一、台湾农业基本概况及特点 台湾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全岛有三分之二地区属于高山林地,南北长394公里,东西宽144公里,土地总面积近3.6万平方公里,气候温暖,年均降雨量1594—2340毫米,年均气温21.7—23.8℃。现有人口2300余万,其中农业人口400多万,人口密度为世界第二。现有耕地1290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种植面积540万亩。经济作物以甘蔗和茶叶为主,盛产的阿里山高山茶享誉海内外。园艺作物包括水果、蔬菜、花卉等,水果种植面积345万亩,主要品种有香蕉、菠萝、柑桔、葡萄、芒果、柚子、橙、莲雾、释迦、槟榔等;蔬菜种植面积255万亩,品种超过90种;花卉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台湾农业的重要产业,享有“蝴蝶兰王国”美名。畜牧业中生猪饲养量超过1700万头,牛饲养量16万头,其中以乳牛居多,占75%;鸡饲养量1亿多万羽,鸭1000多万只。渔业发达,年产量130多万吨,其中养殖渔业占22%,近海渔业占19%,远洋渔业占55%。发达的台湾农业体现了十分突出的特点。 (一)注重对农业保护扶持。台湾农业失去比较优势后,台湾当局开始实行农业生产和贸易保护扶持政策: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台湾农田基础设施齐全,排灌沟渠配套,交通四通八达,全部由台湾当局投入,田内部分由土地所有人承担。二是提高农业生产投入补助。在取消农业税和对农产品实行按地直补政策的同时,还补助农业燃料和动力,提供低息贷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三是增加农民福利。自1995年起对60岁以上农民每户每月发放福利津贴,规定每五年调整一次,目前福利标准达6000元,受益农民约71万户。四是设置农产品进口损害救济基金。主要用于农业结构调整、病虫害防治、检测和进口损害救助。五是每年安排一定的预算资金用于各级农会组织建设。 (二)注重农会组织建设。台湾农会组织发展比较成熟,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农民合作组织。一般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农会,每个农户都可以参加。外地人或企业也可参加,只能算赞助会员无选举权。农民象征性地交点会费,就可成会员。农会对外招聘管理人员,有乡镇农会、县(市)农会、省农会三级,分别接受同级农政部门指导。各级农会作为法人,独立开展各项业务,共同组成系统的组织网络。农会责任任务,是保障农民权益,传播农事法令,调解农事纠纷,协助土壤改良、水土保持、森林保护、优良种子、肥料的推广,农业生产指导、训练及农业生产奖励事项。辅导推行共同经营、委托经营、家庭农场和代耕业务。农畜产品的运销、仓储、加工、制造、输出、批发、零售等市场经营。接受委托协助农民保险事业及农舍辅建。农村文化、医疗卫生、福利、农业灾害防治及救济等。农会成为农民真正依靠的组织。 (三)注重科技兴农。台湾的农业品种改良、食品加工、农业设施、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台湾从世界范围内广泛收集作物品种和种源资源,各级农业试验所均有相当规模的种质库。在高新技术方面,台湾积极发展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等,如农委会采用农作物受灾预测及遥测系统,迅速收集一手资料,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以基因工程为基础培育抗虫、抗病果蔬;以植物细胞组培方式培育果树、花卉种苗、高价值园艺作物、生物性农药、畜用疫苗和生物制剂;研制生物农药、中草农药防治病虫害等。 (四)注重农产品安全。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完善。一是安全法规健全。设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农产品市场交易法》、《农药使用管理办法》、《食品卫生管理法》、《畜牧法》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实施农产品安全管理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二是制定安全标准。根据农业生产、流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已对20种不同作物,289种农药制定了1149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三是严格市场准入。在主要的果蔬产地、批发市场和超级市场,均设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生化法)站,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实施快速检测。四是建立产地追溯制度。进入市场的果蔬产品均依标准进行分级包装,并注明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编号)、产品等级、供应市场等字样。五是推行质量认证。在果蔬方面推行了GAP(吉园圃)、CAS(优良农产品)认证,在畜牧方面推行了ISO、HACCP和GMP认证。通过认证,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树立了品牌产品的信誉。 (五)注重农产品深加工。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即打破农业经营仅为一级产业的观念,用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以获取较大的利润。目前台湾共有各类食品企业5800多家,每年创造的工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台湾很多高等院校都设有食品科学院或食品工业系,科研实力雄厚。顺应岛内饮食习惯变化,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严格的品质管理和检疫制度,以本地原料加工安全卫生的高品质食品。 (六)注重农产品运销。台湾农产品的运销主要通过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等形式完成。批发市场是最主要的形式,其管理水平亚太地区首屈一指:一是台湾农产品营销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涉及到批发市场建设、管理和运行的方方面面,明确了批发市场的性质、主管机关和运作方式。二是统一规划。三是拍卖交易。四是有力的支持。在当局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管下,台湾的农产品运销组织规范、高效,体现了货畅其流,农业生产者也消除了市场风险的后顾之忧。 (七)注重发展休闲农业。目前台湾地区开放休闲农业观光园2000个左右,年接待游客达4000多万人次,既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主要形式:一是观光农园。二是市民体验农园。三是公园农园。四是教育农园。五是休闲农场。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台湾农业也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一是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二是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三是土地资源危机加深。四是粮食生产结构失调,稻米过剩,杂粮生产不足,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五是土壤环境恶化。受重金属污染的农地达900公顷,以铜、镍、锌、锰、砷等为主;部分河流季节性干枯断流;受中度污染的河川达80%。六是实施对农业生产和贸易的保护政策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阻碍了农业资源的最佳利用,增加了政府的负担。七是农业面临贸易自由化与市场开放的冲击。 二、对东丽区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保护扶持力度。一是做到“政企分开”,政府对农业支持不包办,主要体现在政策保护与扶持上,体现在对农业区域生产设施的规划布局上,体现在执法和综合服务上,而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依靠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承担,即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农业经济组织的桥梁作用。二是进一步研究出台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园区、科技开发、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品牌、农会组织、休闲观光农业、土地流转、灾害防御体系、农业风险保险等方面的政策研究与支持。保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三是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严格执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加强检测体系和队伍建设,提高检验检测水平。从生产基地和市场入手,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制度、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等。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加强质量认证和标志管理,树立优质农产品品牌和形象,扩大其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和生产经营知识,使其变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主动意识和自觉行为。四是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利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普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素质,确保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健全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行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优质廉价的各种专业服务。着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结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推动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实体化、规范化。 (三)充分发挥现有土地作用,发展精品特色农业。针对东丽区土地越来越少,各种农业资源越来越紧张的现实,要坚持依靠市场,充分利用现有土地作用,发挥精品特色农业的思路。一是发展设施精品农业。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业。三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四)充分利用东丽区农业优势,加大与台湾农业合作力度。台湾农业在科研成果转化、农业生产、保鲜加工技术、农业企业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很多农业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对大陆农业非常关注。要抓住当前两岸积极推进经济合作的契机,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招商引资活动,把台湾农业企业、技术、资金等引进来,做大做强东丽区农业。目前,到大陆投资的台湾农业企业多达5000家,实际投资额达40亿美元,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交流与合作多集中在水果、花卉、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东丽区与台湾农业的合作潜力很大,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要发挥东丽区农业已形成的产业优势,在花卉、食用菌、水产养殖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运用台湾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人才,提升全区优势产业水平。充分利用东丽区华泰现代农业示范园与台湾合作生产蝴蝶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与台湾农业合作的领域,不断提升全区农业现代化水平。 (作者系区农委副主任)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