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人民大会堂。记者在采访间隙偶遇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委员。张委员长期在江苏工作,曾任江苏省副省长多年,对农业、农村工作深有体会和研究。谈起农业、农村的问题,张委员谦虚谨慎,科学严谨。就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到的农村清洁工程与记者娓娓道来。张桃林委员说:“农村环境是农民生存和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保障饮用水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工业和城镇‘三废’向农业农村的转移排放,以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自身存在的问题,农村脏乱差和农业面源污染及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张桃林委员认为。
张桃林委员给记者提供了一条数据:据国家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统计,农业源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到了总量的43.7%;农村地区每年产生的7亿多吨秸秆、30多亿吨畜禽粪便、2.8亿多吨生活垃圾、90多亿吨生活污水,大多数未能得到合理处置和有效利用。
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研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环保部门、财政部门出台了“以奖促治”方案,建设部门开展了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农业部门从2005年开始“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这些项目针对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的不同环节和重点,均取得了积极成效。
农业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不合理,农药、化肥等外部投入品使用量降不下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循环不起来。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既不能仅靠单纯的农村卫生工程,也不能仅靠单一的环境整治措施,而必须创新理念和思路,把污染问题解决在生产生活单元内部,把环境保护寓于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用实实在在的综合效益吸引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自觉行动。一是要通过建立清洁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减少外部投入品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二是要“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推进。农村环境与城镇环境不同,农业生产场地与农民居住场所紧密相连,因此治理过程中必须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割裂开来。三是要通过循环的方式,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把废弃物变为农民所需的肥料、燃料和饲料,这样既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的去向问题,又可以大大减少农业生产的外部投入。从农业部在全国已建成的1100多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结果看,通过推广一系列清洁生产生活技术,试点村庄的化肥、农药平均减施20%以上,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一般能达到90%以上,可以为每户平均节省肥料成本150元、增加废品回收收入80元、节约能源开支200元左右,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民节本增收。
改善农业农村环境,关系广大农民健康安全,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是环境。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滞后上。为此,张桃林委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这些年,各级财政对“三农”投入增长很快,但总体上讲,对改善农业农村环境方面的投入不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品投入,还未能很好地从偏重城镇的取向中扭转过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热烈欢迎。可以说,农业农村环境是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为此,建议中央把整治农业农村环境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一是要大力改善农村公共卫生设施条件,夯实硬件基础;二是要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大力开发和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和低成本的垃圾、污水处理的技术与产品。鉴于农村清洁工程经过5年的试点,已开发出一系列符合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生态条件的技术模式与配套设施,建议对这项投资小、见效快、技术简单实用、农民易于接受和掌握的项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实施规模和范围。三是要加强工矿企业区、污灌区、大中城市郊区等重点区域农产品产地环境、特别是土壤重金属的普查监测,全面掌握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底数。
二是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农业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环节、多领域、多部门。建议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围绕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相关环节所开展的整治工作的统筹,整合资源、系统设计,共同目标、相互支撑,分工负责、整体推进。特别是要加强“以奖促治”和“农村清洁工程”的衔接与配合,促进源头预防、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的有机结合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是制定政策,建立机制。农业农村环境整治不易,保持更难,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内生动力,使这项工作能够稳定持久开展下去,并让人们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拓展惠农政策空间,制定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将补贴与企业研发、农民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技术、产品及工艺相挂钩。加强考评和监督,积极探索把农业农村环境纳入考评体系的方法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环境持续好转。(人民日报《大地》周刊记者钱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