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从“惠农”到“强农” 赖栋才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2/7  

 1月31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这是中央连续第7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惠农强农新政策,大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一个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谈得上其他诉求;一个国家有了足够的粮食供应,才谈得上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人心不稳,社会不安,国家就会失去稳定的基础。农业生产也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就不会有其他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纵观历代治世,无不以兴农为本。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度出现过诸如“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等繁荣时期。分析这些治世的成因,主要还是当时倡导农本思想,推行重农、奖农和轻徭薄赋等,这些利国惠民的善治之举值得后人推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尤其是2004年以来,我国就“三农”问题连续发出7个中央一号文件,这些含金量高、推动力大、操作性强、受益面广的支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三农”发展实现了战略转折,给亿万农民带来了实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只有农民这个阶层富裕了,我们才能称得上民富国强。所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是党中央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件大事。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仍然比较落后。

  农业是一种基础产业,扶持“三农”利国惠民。据悉,我国工业原材料的40%、轻工业原料的70%来自农业。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广大农村的日趋富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也为工业消费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我国的轻工业产品,有三分之二销往农村。可以这样说:“农业兴,各行兴;农民富,国家富。”大力兴农,这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

  近几年来,我国已步入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家有能力“反哺”农民强筋壮骨、发展致富。笔者认为,从“惠农”到“强农”,由“输血”变“造血”,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活力。我们也期待,这个文件能够进一步营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