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国两千年灾害年份特征史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9/13 |
|
李世东:《中国两千年灾害年份特征》
灾荒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有的学者曾对中国历史上死亡万人以上的重大气候灾害,包括旱、涝、飓风、严寒、饥、疫灾等作过统计。仅西汉初年至鸦片战争前就有144次。如果加上死亡万人以上的地震灾害,至少在160次以上。其中,导致十万、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死亡的大灾荒有20次以上。对明清时期死亡千人以上灾害所作的统计,旱、涝、风雹、冻害、潮灾、山崩、地震等灾害,明代共有370次,共死亡6274502人,清代413次,共死亡51351547人,合计明清两代死亡千人以上灾害共783次,共死亡57626000余人。至于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更是无法计算。自然灾害还直接造成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耕牛死亡,摧毁农田水利基本设施,严重破坏传统农业经济,使社会再生产不能正常进行。每次灾范围的严重灾荒,随之而来的是饥民遍野,流民涌动,“盗贼窃发”,以至扯旗造反,抢粮抗官。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大大小小农民起义,几乎没有不同灾荒有关系。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森林、草地等植被,造成大量水土 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进而使土地沙漠化、盐碱化这类次灾害愈益加剧。灾荒对农业、工商业和对外贸易构成的严重冲击和致命打击,强调由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口骤然失衡必将引起局部或全局社会机制的紊乱,甚至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步伐。
总体来说 某些特定年份发生灾害(包括旱灾 洪灾 水灾 疫病 蝗灾大饥等)概率是很高的。而某些特征年份发生各种灾害的概率却很小。在总体样本数为87 有16次发生在某特定年份 为最高占比18.4% 次高是17.2% 有5次发生在另一个特定年份 为最低占比5.7% 次低依然是5.7% 分类来说不同类型灾害发生的年份也各有特征 比如有些年份发生大旱的概率较大 而发生水灾概率却很小 有些年份甚至不发生某种类型的灾害
大旱蝗灾:
最高的依次是19.5% 12.2% 最低依次是7.3% 4.9%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四月关东大旱,40余郡国饥,“人相食”。 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八九十郡国遭蝗灾 东汉建武二十八年,八九十郡国遭蝗灾。 永嘉三年(309年)大旱,“江、汉、河、洛皆可涉”。四年五月蝗灾,自幽、并、司、冀至秦、雍,草木牛马毛鬣皆被吃尽。 梁武帝天监元年(502) 米(斗)5000钱(江东大旱,民多饿死) 唐总章元年(668年),京师及山东、淮南大旱。二年,括州飓风,永嘉、安固二县城遭海啸袭击,死亡近万人。三年八月,天下40余州旱蝗 霜灾,百姓饥乏,关中尤甚。 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大旱。秋,湖南及河东、河南、淮南、浙东西、福建等道55州水灾。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 米(斗)1000钱(关中旱蝗的情况,江东丰收无此高价) 贞元元年(785年)春,继上年冬大旱又续旱,至八月大旱,灞、沪将竭,井皆无水。夏,东白海,西至河陇蝗灾,群飞蔽日,旬日不息,所 经之处草木叶及畜毛吃尽,饿瑾枕道。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和次年,黄淮海平原连续两年大蝗,其中第二年受灾有130州军。 淳熙七至九年(1180-1182年),江南连续3年大旱。 1210~1213年,金辖山东、河北、河东诸路连续4年大旱。 大德二年(1298年),江淮、浙江、山东、燕南150县蝗。 1327~1329年,北方连续3年大旱,陕西尤为严重,麦苗枯死,“人相食”,饥民100余万。 1358年,华北又遭大旱,涌人京师的流民由于饥疫,死亡相枕,官府前后收葬者20余万人。 祟祯十年至十四年(1637~1641年),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6省连续5年大旱,并波及江、淮,同时并发蝗灾、大疫,河水涸竭,禾苗枯死,“饿殍载道”,“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白骨如山”,一片凄惨景象。其中,1640、1641年最严重,先后竟有123、41州县发生“人相食”,98州县蝗灾。1641年,仅南京大疫即死数万人,巢县夏大疫死万余人。 清康熙九年(1670年),冀、鲁、豫春夏大旱,其中山东最重,三季连旱,受灾达47州县。十年,全国连续大旱,波及东部9省200余州县,分为南北两大旱区。 清康熙十七、十八年,全国又连续两年大旱。十七年,大江南北,河南、山东俱旱,“赤地千里,京师尤甚,每日渴毙多人”十八年旱区扩大为249州县及33卫。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大旱。其中,河南于1689—1692年,连续4年大旱,沁、济、泌河皆竭,禾稼枯死,蝗、疫相继,民大饥。 1720~1722年,北方连续3年大旱,先后有85、235、120州县受灾。黄河中下游地区灾情最重,井泉干涸,河水断流,禾尽枯,赤地千里,树皮草根剥掘殆尽,死者相枕藉。尤其1721年特大旱,为百年一遇。这年,苏南、浙江、福建、江西也大旱。 1784—1786年,北方又连续3年大旱。其中以1785年最严重,也属百年一遇特大旱,除鲁、豫等省外,还扩大到长江中下游地 区,受灾多达300 余州县。 1877~1878年,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山东等北方5省,发生特大旱灾,饿死1000万人以上,时人称之为“丁戊奇荒”、 “ 晋豫大饥”主要是发生在丁丑、戊寅两年。丁戊奇荒”起于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止于光绪四年(1878年戊寅),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最严重,连续了三年。
洪水:
最高的是18.5% 18.5% 最低是 7.4% 0%
西汉建始四年(前29年)九月,黄河在馆陶及东郡金堤决口,洪水泛滥兖、豫,人平原、千乘、济南,4郡32县受灾,淹没农田15万余顷,毁 官亭庐舍4万所。 一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决魏郡,洪水淹清河郡以东数郡。由于王莽不堵决口,听任洪水泛滥,致使兖豫平原受灾长达60年之久 东汉永初元年(107年)秋,河南连降大雨,伊、洛、汝河特太洪水,造成41郡国315县大涝。 元兴三年(404年)二月,海啸,涛水涌人石头城,上万艘船只倾覆,溺死者相望。 东晋咸和七年(332年),太原至巨鹿千余里惨遭雹灾,行人被砸死者以万计,树木摧折,禾稼荡然。 梁天监十五年(516年)九月,淮河中下游大水,淮堰破决,淹死10余万人。 隋大业七年(611年),山东、河南大水,淹40余郡。 开元八年(720年)六月,洛、瀘、谷水暴溢,军次渑池的万余名关中援卒全部淹死。京城兴道坊500家一夜陷为池。畿内诸县,田稼庐舍荡 开元十四年,85州旱蝗,50州大水。河南、河北特大洪灾,人皆以巢舟居。十五年,63州大水,河北尤甚。 贞元八年,河南、河北、山南、江淮等道40余州大水,淹死2万余人。 政和七年(1117年),瀛、沧州河决,民死者百余万。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河南、河北、安徽、江西、湖北洪水。八月,武平(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地震,压死官民7220人。 大德五年,华北、江浙、湖北大水。七月,崇明等县遭风暴潮,3.48万户受灾,死者不可胜。 1482年晋东南、豫西、豫北、畿南大洪水,淹死近1.2万人,冲走牲畜18.5万余头。 1553年,黄淮海平原特大涝灾,130余州县受灾。 1569年,海河南系大洪水。 1593年,淮河发生近500年来最大洪水,120余州受灾。 1662年,出现近300多年来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罕见大洪水。 1668年,海河南系再次发生特大洪水,下游平原及相邻地140余州县受灾。 1730年,沂河、沭河发生200年一遇特大洪水,淮河流域100余州县受灾。 1761年,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段干流和支流暴涨,形成历史上最大洪水,黄河下游地区遭严重水灾。这年北方的甘肃和江、浙、皖、鄂 348州县厅卫发生涝灾。 1788年,长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荆江大堤严重溃决,荆江府城淹没,死万余人。 1794年,滹沱河出现200年一遇大洪水,海河流域100余州县受灾。 1801年,海、滦河暴涨,永定河出现近500年来最大洪水,海滦河流域170余州县严重受涝,天津遭灭顶之灾。 1870年,长江中上游发生罕见的大洪水,合川、涪陵、万县、宜昌等沿江城市均遭灭顶之灾。 1998年 长江大洪水
疫病: 最高的是20% 20% 最低的是0% 0%
春秋时,鲁庄公二十年夏,“齐大灾”,即大疫。 新莽地皇三年(22年)关中、南阳、荆州等大旱蝗疫饥,“人相食”,流民人关数十万,死亡十之七八。 东汉建武十三、十四年(37~38年),扬、徐、会稽连续两年大疫灾,其中会稽死疫者以万计。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西晋咸宁元年(275年)十一月,京都大疫,死10万人。 北魏皇兴二年(468年),豫州疫,14万人死亡。 南齐大疫,郢城死七八万人。 隋代大业八年(612年),天下大旱,继而发生大疫,染疫者多死(《隋书·炀帝纪》)。 宋朝庆历八年(1048年),河北发生大水灾。次年三月,又继发疫灾(《宋史·仁宗纪》)。 熙宁九年(1076年)赵在越州所创之病坊,其起因是:当年春天,越州“大疫,为病坊,处疾病” 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冬,“淮甸流民二三十万避乱江南,结草舍遍山谷,暴露冻馁,疫死者半,仅有还者亦死”。同时,还将疾疫 传染给了江南民众,“是岁,浙之饥民疫死者尤众。” 如《宋史·五行志》载。 嘉定元年(1208年),江淮一带大疫 金朝开兴元年(1232年),汴京大疫,50日间,“诸门出死者90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是数” 大元年(1308年),绍兴、庆元、台州大疫,死2.6万人。河南、山东大饥,“有父食其子者”。 元代至顺二年(1331年),衡州连岁大旱,接着发生疫疠之灾,“死者十九”(《元史·文宗纪》)。 1358年,华北又遭大旱,涌人京师的流民由于饥疫,死亡相枕,官府前后收葬者20余万人。 明世宗嘉靖二年(1529) 仓米(石)1.4两(南京旱疫米贵,按仓米价较低,因米质较差) 祟祯十年至十四年(1637~1641年),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6省连续5年大旱,并波及江、淮,同时并发蝗灾、大疫,河水涸竭,禾苗枯死,“饿殍载道”,“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白骨如山”,一片凄惨景象。其 中,1640、1641年最严重,先后竟有123、41州县发生“人相食”,98州县蝗灾。1641年,仅南京大疫即死数万人,巢县夏大疫死万余人。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大旱。其中,河南于1689—1692年,连续4年大旱,沁、济、泌河皆竭,禾稼枯死,蝗、疫相继,民大饥。 1733年雍正十年(1732年),松江、太仓和苏州的一些沿海或离海较近的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潮灾,1733年,继以大疫 1910年,还发生中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鼠疫,死亡五六万人。 2003年“非典”疫情 2009年 甲流感
地震:
最高的是25% 25% 最低是0% 0%
本始四年(前70年),继上年大旱,河南、北海、琅邪等49郡地震,今山东昌乐、诸城一带被压死6000余人 新莽地皇三年(22年)关中、南阳、荆州等大旱蝗疫饥,“人相食”,流民人关数十万,死亡十之七八。 景祐四年(1037年)十二月,忻、代、并3州大地震,地裂涌水,压死3.23万人,伤5600人,损失牲畜5万头。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河南、河北、安徽、江西、湖北洪水。八月,武平(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地震,压死官民7220人。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二月关中大地震,死亡83万人。 康熙七年(1668年),山东莒县、郯城8.5级大地震,死数万人。 十八年(1679年)畿辅三河、平谷发生8级大地震,死数万人。 三十四年(1695年)山西临汾发生8级大地震,伤亡万人计。 乾隆三年(1739年),宁夏平罗发生8级大地震,死50000人。 道光十三年(1833年) 云南嵩明爆发8级大地震 亡6700人。 1976年 河北唐山大地震 2008年 四川汶川大地震
其他: 景明元年(500年)、二年,青、齐、徐、兖四州连续两年大饥,各死万余人。 贞元二十一年(806年)春大饥,东都、河南、河北斗米千钱,死者相枕。计。 1963-1965年 三年自然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