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旱作农业大有可为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9/6  

 虽然是第一次到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采访,但是对子洲县的名气却早有耳闻: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突飞猛进,连续两年进入陕西108个区县县域经济排名前6位。从一个落后县一举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先进行列,该县的核心竞争力何在?有人说,子洲经济大发展靠的是煤炭、石油等资源优势,但8月下旬的一次近距离体验,却让记者感受到了另一个子洲。

  我们一行沿着崎岖山路赶到子洲县时,已近下午4点钟。记者认为原本安排采访3个旱作农业示范点的行程可能会被压缩,但是,县委书记雒凤翔和县里农业部门的同志并没有这样表示,我们便欣然跟行。

  子洲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全县30万人,农业人口占28万以上,土地95%是山地。由于年平均降水量很少,这个“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地方不得不在旱作农业方面格外用心用力,子洲县也因此被命名为全省旱作农业示范试点县。有人说,其实今天的子洲人完全可以不必如此辛苦。因为子洲同时还是集煤炭、天然气、石油和岩盐4大资源于一身的资源大县。的确,子洲经济连续几年以40%以上的高速发展就得益于此,但县委、县政府领导头脑却十分清醒:工业强县为富民,农业命脉不能丢。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道,我们来到此行的第一站———磨石沟地膜玉米高产示范区。这块位于半山腰、地块支离的坝地,与记者见过的大规模农业示范区相去甚远,雒凤翔却说,“这是双垄全覆膜高产玉米,覆膜保墒保湿,特别适合我们这种干旱山区;你见过这么密植的玉米吗?每亩4000多株,比原来的大田玉米多了一倍;亩产700公斤,比传统的大田玉米多了350公斤呀!”记者不禁认真算起账来,仅此一项,农民每亩收入就要增收300多元。这个示范区涉及4个行政村、1572人、7116亩耕地,按照子洲县“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实施办法推广开来,效益的确可观。

  上山的道路泥泞不堪,采访车不断打滑,可带路的车辆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这时,山里开始飘起小雨,汽车爬升的坡度不时超过30度。走走停停间,为记者带路的车辆不断地在前方不远处停下来等待。大约40多分钟后,我们的采访车终于“走不动”了。大家决定弃车步行上山,去看计划中的第二个采访点。

  20多分钟的陡坡山道令记者气喘吁吁,当登上海拔1200多米的山顶时,子洲人就开始了又一次的产业推介。

  雒凤翔说,“本来可以带大家去看大路边上的示范田,但那不能体现我们山区旱作农业的特点,怕大家印象不深。”子洲农业局干部介绍说,之所以把这个马铃薯高产示范田建在山上,是因为群众的土地就在山上,让农民方便地看到实效,他们才愿意接受,科技示范才有意义。

  在这片总面积9264亩的示范区里,子洲县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实施”的办法,聘请陕西马铃薯首席科学家带领10多名技术人员,以垄沟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集成技术,推广一种名为脱毒紫花白的优良品种,目前亩产已经达到2000公斤,比大田马铃薯增产500公斤以上。站在土崖边极目远眺,细雨霏霏中,黄土山坡绿意盎然。县农业局局长叶峰告诉记者,为增加农民收入,子洲利用近年来财政收入好转的契机,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7年来,子洲的农业投入连年保持80%以上的增速。类似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经达到近9万亩的规模。“你看,所有的宽排梯田全部由县里投资为农民无偿修建。这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防止了水土流失,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等到这些旱作高产技术全面推广开来,全县农民的光景肯定更好”。

  接近傍晚7点,县里同志提出要记者们换乘当地陪同干部的越野车继续前往绿豆高产示范区采访,农业局的同志步行下山。在这处涉及72户山地农民的高产绿豆示范基地,我们遇见了一位名叫蔡维茂的老农民,“刚开始推广全覆膜技术时,大家还不太理解,县里免费给咱铺的膜,有的被偷偷揭了去。但是,干部们不厌其烦,用两个地块对比实验,手把手地教。现在咱看到效果了,增产1倍多啊,远近的群众都来学呢!”蔡维茂热情地邀请我们明年再来。

  当记者回到驻地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一位县里的同志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工作强度,他们早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