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全球粮食战争中国力保粮食安全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8/9/14  

    提示:今年7月国务院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要求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0亿斤以上,2020年达到10800亿斤以上。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根据《纲要》安排,未来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将保持平稳增长势头。

  从今年开始,中国关于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WTO过渡期已结束,跨国公司开始进军中国粮食流通领域。掌握目前世界粮食交易量80%的ABCD,即ADM(ArcherDaniels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近来在华加速布局的消息不断。

  有学者指出,中国在纳入农产品自由贸易体系后,中国日趋严重的食品安全与粮食安全问题,与自由贸易体系下转基因农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资本化农业的不断推进,直接相关。而政府又无力像美国、欧盟、日本那样提供高额补贴,担忧中国的粮食生产体系,会像大多数拉丁美洲、非洲国家一样崩溃。

  那么中国在这场粮食战争中是否能够独善其身呢?

  作为一个粮食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除了大豆依赖进口之外,中国的小麦稻谷、玉米等产品自给率达到了95%以上,这种供需上的基本平衡也是国内粮价排除外界干扰、保持相对稳定的根本原因。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夏粮今年再度丰收,总产量达到2408亿斤,比上年增加61亿斤,增长2.6%,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夏粮单产再创历史新高,亩产299.5公斤,增加7.2公斤,增长2.5%;小麦优质率进一步提高,达到63.2%。

  尽管今年有水患等灾害,但是全年粮食预计仍能够在上一年度基础上略有增幅。这对于粮食安全的保证再添利好。

  不过,亦有学者表示了忧虑:中国既然选择了在农产品贸易上加入了WTO,并承诺履行其条款,而政府又无力像美国、欧盟、日本那样提供高额补贴,不能不提高警惕,防止像大多数拉丁美洲、非洲国家一样崩溃,食物结构会日趋“汉堡化”,成为食物帝国的附庸。甚至有观点认为,1990年代以来,中国不断地在迎合粮食帝国的建造过程,而不断地在推行农业产业化,不断地复制农业补贴“扶富”政策,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所谓农业龙头企业,而后者实质上是剥夺农业和农民的工具。

  国家力保粮食安全:

  一个基本问题需要回答,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常说,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中国用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其中有1%的耕地资源,是通过粮食的净进口从国外借用的。这意味着中国已经由过去的农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农产品需求存在缺口的国家。但中国作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尚不掌握农产品的定价权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话语权。粮食安全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点还是要立足于国内的供给。

  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和对小麦、稻谷等实行的保护价收购,初步建立了现阶段我国的粮食补贴和粮价保护政策框架,保护农民的利益,刺激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我们认为,粮食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目前国家也正加大农业方面的投入。国家有关部门将总结粮食增产的基本经验,分析未来增产潜力,明确主要目标和任务,并将粮食增产目标分解到省(区、市)。在中国成国际罕有粮价洼地之际,国家正欲把潜在的增产能力转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