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际玉米期货连创新高 国内现货短期弱势难改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更新时间:2008/6/18  

在天气等因素推动下,国际玉米期货价格再次演绎连续上涨行情,而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却在各种“利空”因素影响下保持相对稳定,业内人士分析,短期之内,国内玉米现货市场弱势格局将会继续维持,不过,中长期看来,国内玉米仍将维持上行趋势。

  
  国际玉米再唱上涨主角

    6月16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7月合约早盘以接近涨停的每蒲式耳7.60美元高开,连续第八个交易日创出历史新高,但此后受获利回吐打压一路震荡下跌,最终以7.325美元收盘,上涨0.75美分。此前,玉米期货已连续8个交易日创出历史新高,并且7月合约自5月29日此波行情启动至今累计涨幅已达30%。

    玉米的强势还带动了大豆和小麦等价格走高,其中大豆已接近3月份创出的历史最高点。

    天气因素成为推动玉米期货上扬的主动力。美国中西部遭遇15年来最严重洪灾,而全球大部分的玉米产量主要来自灾区。据悉,美国政府将在本月底公布玉米遭洪水破坏情况,不过当地农民和专家表示情况相当严峻。洪灾对玉米晚播工作以及初期生长构成极大威胁,市场猜测估计有300万英亩到400万英亩的玉米尚未种植,而遭受洪涝破坏的地区,玉米耕地可能面临重播命运,但考虑到玉米的理想播种时间已经结束,农户可能转播其它农作物。

    此前的6月10日,美国农业部在六月份供需报告中将2008/09年度美国玉米产量数据从五月份的121.25亿蒲式耳下调到117.35亿蒲式耳,比2007年130.74亿蒲式耳的产量减少了10%;预计美国2008/09年度玉米期末库存为6.73亿蒲式耳,为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比5月份的预测值下降约9000万蒲式耳,比2007/08年度14.33亿蒲式耳的期末库存量减少53%。

    市场人士预期,由于多雨天气仍在持续,美农业部的下月报告可能还会调低产量和库存预测。

    此外,作为主要的生物燃料原料之一,原油期货的持续飙升也大大提振了玉米市场的人气。

  
  国内短期弱势难掩

    与国际市场玉米的疯狂涨势不同,国内市场玉米却因为利空因素的影响表现较为平稳,期货现货市场均未出现大幅波动。

    大连玉米期货表现平平,周五主力901合约报收于1914元/吨,仅较前一日收盘涨6元;6月16日,901合约开盘价1917元,最终报收于1908元,较周五收盘涨9元。

    现货方面,上周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继续维持平稳走势,平均价格维持在1600元/吨左右,局部地区价格涨跌互现,市场此前的看涨心态短期内有所弱化。而南方销区玉米价格整体也较为平稳,价格区间维持在1760元/吨-1900元/吨之间,个别地区略有下降。

    分析人士指出,进入六月,各种不利因素“动摇”了国内市场玉米价格:首先,地震等原因致使玉米的饲料养殖需求未能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政府为稳定四川大地震后国内的粮食价格水平,加大了国储粮食拍卖力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南方部分地区玉米价格的上涨空间;加上新麦已在部分主产区陆续上市,小麦大量替代玉米现象再次趋强,因而,短期内,我国玉米整体市场看弱气氛较浓,价格上涨势头受阻,局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回调压力。

    不过,也有人士表示,南方部分地区玉米价格尽管存在一定回调压力,但幅度不会太大。中长期看来,受国际粮价高企影响,加上北方产区货源供应水平的大幅下降及饲料养殖需求继续回暖等因素的共同支撑,国内玉米市场长期走强的趋势仍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