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解决学生白领就餐难 深圳推工业化配餐模式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6/4 |
|
本报讯 (记者/罗莎)中心区白领午餐难问题困扰着不少市民。昨日,深圳市副市长卓钦锐表示,市政府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工业化配餐模式解决深圳在校学生、都市白领的早晨、午间就餐难问题。2005年深圳人大食品安全议案历经3年多终于办结。昨日,深圳总结表彰了食品安全议案的办结,部署了未来三年的食品安全工作。 计划扶持工业化配餐企业 2005年10月,深圳以办理人大“一号议案”为契机,全面启动食品安全五大工程。通过3年多的努力,五大工程建设主要解决了粮食、猪肉、蔬菜、水产品、豆制品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品种食品安全问题和工业区安全就餐问题。现在,福荫、旭洋的豆制品已经开始供应深圳市场,益民豆制品厂计划于今年年底投产;4个大型现代化屠宰场正在紧张建设中,其中1号生猪定点屠宰场深圳农牧美益肉联厂将于近期投产。 未来3年,深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食品的产业化水平,加强“巩固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建设副食品加工基地”、“研究规划家禽集中屠宰区”、“创建工业化配餐服务模式”等四项建设,实现重要食品生产的规模化、工业化、标准化。 “去年我们在中心区调研时发现,很少单位有自己的食堂,周围也没有大的配餐企业,供应严重不足,白领午间就餐很成问题,缺乏安全保障……”副市长卓钦锐表示,这一问题已引起政府关注。根据新的规划纲要,市质监局将牵头扶持工业化配餐企业和餐料集中加工模式的发展,倡导早餐、午餐消费新模式,解决都市白领和在校学生的早餐、午餐供应和食品安全问题。 未来3年促流通领域现代化 许宗衡在昨日的会上表示,近几年深圳的食品安全总体形势是好的,但食品安全从来就不存在“零风险”的概念,一些食品安全隐患还未根本消除,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未根本解决:一是深圳食品的来源比较复杂,主要农产品90%以上来自市外,其中相当比例又来自小规模生产的农户,监管难度较大;二是食品工业化水平较低,“多、散、乱”情况还没有根本得到改观,食品产业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三是深圳人口急剧膨胀,流动人口比例较大,特别是部分外来人口收入较低,为廉价的假冒伪劣食品和无证饮食门店提供了市场空间,带来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未来3年,深圳将继续把现代化市场要素引入流通领域,推进流通领域的“物流现代化、供应网络化、配送冷链化、终端规范化和信息追溯化”。同时,规划还提出建设“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绩效评估体系、监测体系、应急救援体系、信息公开体系、食品安全责任和社会参与体系”等六大体系。 记者从会上获悉,6月1日起新《食品安全法》已经正式实施,“食品卫生许可证”将被“餐饮服务许可证”所取代。卓钦锐在会上表示,在没有通知明确职能从卫生部门移交给食药监管部门之前,“餐饮服务许可证”仍将由深圳卫生部门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