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能告诉消费者是哪些食品企业被清退吗 |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4/21 | |
|
|
据4月20日《北京晚报》报道,从20日上午召开的北京市立法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实施一年多以来,共有4288种不合格食品、51家屡出问题的食品生产企业被清退出首都市场。 “民以食为天”,为市民的消费安全考虑,一年多来,那么多的不合格产品和51家屡出问题的食品企业被清退出首都市场,体现了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令人欣慰。可我越读新闻,越感到是一头雾水,4288种食品、51家问题企业,究竟是哪些呢?为何不能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呢?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XX事件”后,食品安全现在是一个令民众“草木皆兵“的严峻话题,所以,我在赞赏北京有关部门“驱逐”监管的同时,还必须为这个市场退出机制挑挑刺。 首先,不公开相关的清退信息,是不尊重北京市民众的知情权。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被“驱逐”出北京的那些企业和产品不会“卷土重来”,因为民众不知情、不了解,面对“卷土重来”的食品,他们可能上当受骗。而如果在媒体等公开了相关企业、产品名称等必要的信息,市民一旦发现,还能及时向职能部门举报,行使食品安全的监督权。 其次,不公开相关的清退信息,是不尊重其他城市民众的知情权。这些企业和产品被清退出北京市场后,他们会不会转战到其他城市再赚不义之财?很有这个可能!可是,连北京市民都不知情,其他城市的民众就更是稀里糊涂了。一旦他们“死灰复燃”,极有可能“重获新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中国的市场大得很,他们“发展”的空间实在很大,危害也可能更流传。能告诉我是哪些食品企业被清退吗?我们可不希望被蒙在鼓里。 市场退出机制,现在已经有不少地方在实施,我不知道,各个地方的相关对口职能部门是不是已经建立相关信息的交流、互通机制。比如,北京在清退一些企业和产品后,是不是及时主动向其他城市通报相关的信息,成果共享、便于监督?就向公安机关通缉嫌犯那样,上网一查,便知究竟。如果没有必要的信息协作机制,市场退出机制就只能陷入单兵作战、各管一块的尴尬地步,收效甚微。 所以,处于食品安全形势异常严峻的背景下,在提高市场退出机制透明度,让百姓知情的同时,各地的职能部门必须实现相关信息的“无缝隙”衔接,如此,才能愈来愈扎紧食品安全的篱笆,让民众吃得放心、安心。 [作者:吴杭民] [编辑:刘永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