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粮食安全是最根本的民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3/10  

   “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办好这件大事”。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铿锵有力地表述,体现出中国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因而博得了会场热烈的掌声。

    的确,如果吃饭都成了问题,还何谈其他呢?粮食安全与否是关乎13亿中国人最为根本的民生问题。

    当然,要保障这一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安全无碍,并非易事。要知道,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几年前就已减少到了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18亿亩耕地红线被突破的危险并非没有。也就是说,我们要确保粮食自给自足,就必须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不断提高单产,就必须做好种子、农药、化肥、仓储、流通、加工等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

    令人高兴的是,这一关乎全国人民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在温总理的报告中都得到高度关注和重点安排。

    首先,报告提出要“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一个重中之重,一个首要目标,充分体现了思想重视的高度。

    其次,报告分别从大兴水利、增加投入、科技支撑、确保供给、稳定面积、保护价收购等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策略和办法。

    在资金保障上,今年将有近一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到“三农”,并将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如此算来,今年的涉农贷款余额和财政资金将有望超过13万亿元,气魄之大实属罕见。

    值得一书的是,报告特别提出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为每年一万亿斤,在此基础上新增千亿斤,就是新增了10%。这一目标规划若能实现,在全世界都是一大创举。

    还是那些田,还是那些人,靠什么来新增一千亿斤呢?就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状况,报告提出的“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无疑是最为直接有效的举措。

    如今谈粮食安全,不仅是要让大家吃饱,还要让大家吃好,吃得安全。这就给我们的粮食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确保粮食质量涉及工业污水、环境污染、加工质量等多方面的控制,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

    因而,解决好吃饭问题这一最根本的民生问题,绝非农业及粮食部门单独能担当得了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