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为何质检部门不主动曝光嫩肉粉
文章来源:生活新报  更新时间:2010/9/23  

 吴应海

  腐烂肉一洗,加入嫩肉粉、猪肉香精又变成了新鲜肉,这可不是变魔术,而是青岛黑心烧烤摊点的赚钱黑幕。青岛媒体报道,曾经做过烧烤工的周涛(化名)讲述了令人作呕的烧烤内幕。调查发现,无标嫩肉粉在南京下关卖得很火,使用的烧烤店特别多。(9月22日《扬子晚报》)

  能让腐肉变新肉的嫩肉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物质呢?原来,嫩肉粉又称嫩肉晶,主要成分为蛋白酶,原理在于利用蛋白酶对肉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如此一来,既能让老肉干变成嫩肉团,让一斤肉发挥一斤半肉的效果,又能让肉像化了妆一样,永葆颜色美丽,嫩肉粉广受餐馆和摊贩的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来,在现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限定了化学合成类嫩肉粉的添加剂量,只要适量使用按标准生产出来的嫩肉粉并不违规。问题是,为了迎合客户需要,提高保水性,增色、防腐和制造风味,一些嫩肉粉生产厂家便在产品中加入了磷酸盐类物质及亚硝酸盐,如果过量使用的话,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面对如此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有毒添加剂,在我们看来,它应该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监管部门应下铁拳猛砸,进行严打,并在第一时间提醒消费者。因为市场监管者是食品安全的关卡,查处问题食品、严惩不良商贩、保护消费者安全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可让人震惊和不解的是,新闻报道说,质检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早就知道这种“化腐朽为鲜嫩”有毒嫩肉粉的存在。既然早就知道,为什么不及时查处和禁止呢?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将真相告诉公众,让其提高警惕呢?如果不是这次青岛摊贩自揭家丑,如果不是负责任的媒体深挖行业黑幕,那质检部门是不是就一直一声不吭呢?如此视而不见,不把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当回事,与助纣为虐何异?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事故,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个可怕的规律,那就是不闹出大事,监管部门很少会如临大故,迅速去消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从“大头娃娃”事件到“三聚氰胺”事件,莫不如此。不知何时,食品安全的监管才能变“出事后的暴风骤雨”为“出事前的严防死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