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揭秘八大消费陷阱餐饮藏猫腻、山寨家电无保障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3/15 |
|
2009年3月14日,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山东潍坊各大商家门前纷纷挂起条幅、张贴标语迎接“消费者的节日”到来,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中新社发王志德 摄 中新网3月15日电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再度来临。经历过“毒奶粉事件”之后的消费者对自己的权益越来越重视。因此近日来,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已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假维权活动。然而,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总有部分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在商品中以次充好、设置消费陷阱,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下面我们来揭秘这些消费陷阱,帮助顾客擦亮眼睛,共同监督经营者,为消费创造一个诚信的环境。 一、“名贵”药材不名贵 销售假冒的“名贵”药材是街头骗子们常见的骗术之一,也是我们打假维权的重要内容。据报道,有骗子用三百包假冒“名贵药材”,骗走一名年逾6旬妇人港币30万。这些骗子一般在集市或路边物色一些中老年人或病患者,以其自身的“体会”大肆吹嘘“名贵药材”的功效等,忽悠受害人掏钱购买假冒“名贵药材”。在高价卖出假药后,他们便迅速逃离现场。 为了打击假冒“名贵”药材,保障消费者的利益,药品检验专家特向广大民众揭露了部分名贵中药材造假内幕。 冬虫夏草造假:劣品冬虫夏草主要掺有杂质,包括泥沙、草棒和胶水等,也有人为增重在虫体内插入铁丝、保险丝或注入水银。 燕窝造假:燕窝的伪品常见有银耳加工品、猪皮加工品、琼脂加工品、粉丝加工品等,最近甚至发现有以膨化食品加工而成的。 藏红花造假:西红花又称藏红花,目前伪劣品情况有:用菊科红花冒充,用染色玉米须、染色莲须、纸浆加工品、掺油等冒充。 专家支招:教你辨别真假药材 假虫草的识别:假虫草略黄而色泽不光亮,细看黄色带点状,味臭,断面类白色有暗点并有髓腔。用开水浸泡10分钟后,假虫草会慢慢显出原形,黄色开胎脱落,假菌座也开始脱落,与虫体分开。虫体有的变成植物根茎、地蚕,有的变成僵蚕体,菌座慢慢变成类白色的黄花菜,黑褐色的颜色完全退掉,浸泡的开水渐渐变成浅黑色,微有黏性。 假燕窝的识别:泡水后的水面有油状物漂浮,水色白而混浊或有粘液;状呈糊状或规则状。泡后发头很小,真燕窝泡后,头可达八倍到十八倍左右;假燕窝煮时,即有强烈的蛋白腥味,油炸气味或化学药水,煮后颜色白灰,对光照不透明。真燕窝,煮后有淡淡的蛋白腥味,口感嫩滑,颜色呈淡乳黄色,不会太白且呈半透明。 假藏红花的识别:真的藏红花投入水中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柱头膨胀呈喇叭状,无油状漂浮物。如果水浸柱头呈条状或丝状则是由金针菜所制;如果藏红花里面掺杂了细沙、淀粉、植物油等,则会出现沉淀、油状漂浮物。 二、餐饮行业藏“猫腻” 餐饮业是与我们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一直以来也最受消费者的关注。然而,餐饮业的消费陷阱还是会让人防不胜防。 据了解,不少酒店大厅和包间虽然菜单相同,但是菜价却有差别。包间菜单上的价钱高于大厅的菜单。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酒店交营业税时一般都包括酒水的税,但是如果把利润和税款加到顾客的酒水上,顾客不愿买,所以不少酒店都是见客下菜单,用两色菜单折算“包间费”。 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还有商家在海鲜上做手脚。一只扇贝剖开,一分为二,上桌的就成了两只。以明虾代替基围虾、用调包或不使用台秤、短斤少两等手段,欺诈消费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除了在菜价上玩“猫腻”外,不少商家还会有意无意地在顾客的账单里多算几块钱,比如将另一桌的的米饭、餐巾纸或者茶水费记在你的账上。消费者一般不太注意看账单,很容易就被多算钱,因为数目小,就算后来发现了,消费者一般也不会回去追究。 没有事先告知顾客,悄然收取茶位费和服务费,也是商家欺诈消费者的一种行为。借故发票刚用完而拒绝向顾客提供发票,更是餐饮行业获取蝇头小利的常用伎俩,这种“骗术”在周末和节假日尤为常见,商家往往以税务局不上班无法买到发票、索要发票的顾客多等借口企图打发顾客索要足额发票的要求。 专家支招:教你应对餐饮业的陷阱 1、外出就餐时,无论消费金额多少,都应查看账单,消费时做到“心中有数”。 2、目前大小餐馆在茶位、纸巾、小食、服务费等项目上的收费不尽相同,有些行规被当做了理所当然,而极少商家会主动说明,消费者若要做到明白消费,只能事先主动询问。如果一些收费项目过于“不可理喻”,无论金额大小,都可以向消协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监督商家规范收费。 3、发票是消费者的消费凭证,不管消费金额大小,消费者都可理直气壮地坚持索要足额发票。如果商家拒绝,可要求在总账中减免与税额相当的费用。 三、休闲健身陷阱多 休闲行业也存在很多消费陷阱。如办卡容易退卡难,是健身行业的通病。一些消费者因出国、怀孕等合理原因不能再接受服务,要求退卡,但经营者往往拒绝退还卡内余款。据悉,不退卡是健身行业的潜规则,如果有退卡先例,会扰乱市场秩序。 消费者的不追究在很大程度上也助长了健身行业的歪风邪气。健身行业一般投入很大,很多商家中途办不下去,就将公司易主,携带预付卡费逃跑。消费者手中的健身卡也随之终止,无法追款。然而,在健身俱乐部健身的会员,大多数都是白领阶层,当他们遭遇到侵权时,很多人选择的是退却。究其原因,一是自己已经签订了合同;二是工作生活的频率太快,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纠缠;三是经不住旁人的冷嘲热讽,选择息事宁人。这种心态也让个别健身俱乐部逐渐变得有恃无恐。 专家支招:三招帮你选好健身场馆 1.公司的正规性,可到工商网站的企业名录进行查询,要是培训中心连公司都没有注册,那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2.咨询广大教练朋友,一个培训中心的好坏和它是否能够时刻走在健身课程的时尚最前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看培训中心的再学习机制:学员学完后,以前学的东西教完了,怎么办?以此判断培训中心的好坏。 四、“电话欠费”骗局频发 先是“电信部门”告知用户因“电话捆绑”欠了巨额话费,接下来是“民警”来电告知已卷入洗钱犯罪,让受害人将银行存款转入一个“安全账户”,最后将受害人的钱取走。近来,此类固定电话催缴骗局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这个利用电信局、公安机关和银行等国家重要机构、组织的名义进行诈骗的手段之所以屡屡得逞,究其原因是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在没有亲自到政府部门求证情况下,就轻易相信骗子的话,向其透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对此,警方及电信公司提醒:他们的正常催缴程序只是向用户提供有欠费情况存在,无需用户提供银行账号和密码等信息。 警方发布六大提示:谨防上当受骗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信息;不要因贪小利而受虚假信息的诱惑;不要轻易拨打来历不明信息提示的联系电话;不要泄露电话号码及个人信息;不要轻信他人电话诱导随意到ATM机上操作转账;发现虚假信息诈骗,请及时报警。 五、劣质手机电池藏危险 近来,有关手机爆炸的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日前,连续发生三次手机电池爆炸事件,一名打工仔胸膛被炸开花;一名女士花容受损,留下一道2厘米的伤疤。一名8岁女孩的左手被手机电池炸伤。女孩的左手由于伤势过重,手掌无法恢复,所以只能截肢。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我市市民极大关注。人们议论纷纷:手机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电池的安全性很重要,劣质手机电池具有潜在危险性。究竟什么样的电池才是安全的?怎样使用手机电池才稳妥? 专家介绍,劣质手机电池具有潜在危险性。手机使用原厂电池,是保证安全最重要的一项。另外,高温会导致电池热量提升,这时容易爆炸,所以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是放置手机时,一定要选择远离高温的地方,同时要避免夏天时阳光的直射。有些人对手机进行改装,但不当的改装却可能引发手机的爆炸。手机是一种精密的通讯设备,在设计时厂商会对其安全性进行严格的验证,性能也是最好的,然而改装后这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手机发生爆炸。此外,注意不要长时间通话;在充电时尽量不要打电话;不要将手机挂在胸前,尽量将手机放在包里;多用耳机接听电话。 专家支招:如何辨别伪劣电池 专家介绍,辨别伪劣电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待机时间的长短。电池待机时间的长短是衡量电池优劣的重要标志。优质电池待机时间和说明书上标识的应基本一致。而假的仅有标识时间的一半。一些劣质的电池是用二手电池芯作内核,加上新包装组装而成的。二、电池容量。手机电池的容量一般为1000毫安/小时或1000mAh两种。有的伪劣电池根本没有容量标识,有标识也字迹不清。通过测量电池电流,可以辨别电池真伪。三、安全性。手机电池如果内部没有保护电路,就极易变形、漏液,甚至爆炸。许多劣质电池为了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去掉了这块电路保护板,以赚取更大的利润。 小窍门:手机电池使用技巧 “手机电池充电也是有技巧的。”厂家一般在电池出厂前都进行了激活处理,并进行了预充电,新买的手机电池前3至5次充电应充14小时以上,以充分激活电池中锂离子的活性,才能保证以后的使用达到最佳效能。“手机电池防爆一定要用原装电池,尽可能用原装充电器,不要随意改装手机;其次,尽量避免将电池置于高温下;此外,不要长时间通话,尽量多用耳机接听电话。” 六、翻新“山寨”家电无保障 眼下,“山寨”一词实在是够时尚的了,尤其是电器产品,由于价格便宜,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购买。但记者调查发现,山寨家电看似“价廉”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安全隐患,并涉嫌对品牌产品侵权,危害着消费者和名牌产品企业利益。 近来,有许多消费者反映,价格只有品牌产品3成的山寨机,质量没有得到任何保障。当产品出了故障之后,商家不仅不负责售后服务,还说产品不是他们销售的,由于当时是以山寨机购买的,也没有开具发票。维修人员检查后表示,机器是翻新产品,无法修理,如果消费者勉强使用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 对于这些“山寨”小家电,某知名电器插座经销商代先生说,一些“山寨”产品用不了几天就会出问题,容易出现绝缘层软化甚至燃烧等现象。代先生也坦承,“山寨”产品价格便宜,买一个正品的价格可以买3个“山寨”产品了。许多消费者只看名字像却不仔细辨认,还以为自己买的是品牌家电。所以,“山寨”产品比正品还卖得。验钞机代理商李先生也深有同感,虽然外形、功能和品牌的产品差不多,但这些所谓的“山寨”电器就是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没有权威的技术保证,更没有正规的生产厂家。 对于“山寨”产品现状,执法人员表示,根据相关法规,商标注册时要求只要不重名就可以使用,即使是同一名称,在不同的行业也可使用。这就让小商品、小家电串用名牌有机可乘。至于“山寨”产品的危害,执法人员认为,一些小作坊、小企业自己产品没名气,却借大牌来销售。“山寨”小家电等涉及消费者人身安全的产品,在安全性能、售后服务上都存在问题,最后受害的是消费者。 专家支招:买家电不可只图便宜 对于以上现象,业内专家提醒消费者:山寨机虽然便宜,但没有售后保障,而且山寨机缺乏约束机制,很多不法商家利用翻新货冒充山寨机,消费者如果缺乏相关的知识,则很难识别。因此,不要光图便宜买所谓的山寨机,以防落入翻新家电陷阱。 七、“网络代购”风险多 维权难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却掀起了网络“海外代购”的风潮。很多人可以不用走出国门,通过“代购”商家和个人,采购到因为人民币汇率提升而变相“打折”的进口商品。然而,“网络代购”虽然节约了交易成本,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但其风险也不可小觑。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准入门槛低,业内对电子商务交易及“代购”服务缺乏严格的审批程序,而“网络代购”比起普通网络购物多出一道“代购”手续,“不可控”因素更多,对消费者来说也更加缺乏保证。第二,要对“代购”商品价格做到心中有数。有些国际化妆品品牌常常会有赠品,这些赠品如果消费者不提及,就有可能被代购者“私吞”。如果消费者事先能通过打听或者网络查询了解一些促销信息,可能更加优惠。第三,有一些无良商家贪图利益,用水货,甚至假货冒充代购品,消费者对此要特别小心。 专家支招:谨慎选择“网络代购” 律师提醒,“网络代购”虽然能够给消费者实惠,但也要关注其中潜在的法律风险。首先,由于提供“代购”的网站、论坛等仅仅是一个接触平台,消费者对代购方的真实名称、身份、地址等并不了解,也难以调查核实,很多消费者采用先付款后收货的方式进行交易,往往容易发生货物丢失、损坏或规格不符等现象,一旦发生权益争议,消费者维权可能会遇到很多障碍。其次,很多消费者没有索要和保管发票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了维权的困难。另外,由于海关法等法律规定因私人生活需要的货物在过境时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明知是超过限额的货物还委托他人“代购”,有可能会因涉嫌逃避关税而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律师建议,消费者应该谨慎选择“网络代购”这种消费方式,尽量选择信誉度高和采用货到付款方式的代理方,接收货物时要当面仔细检查,并且一定要索要并保留好发票,这样一旦发生争议,才能尽最大可能维护自身权益。 八、美容美发投诉排行靠前 据统计,美容美发行业已经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我国第五大产业,每年经济年产值超过5000亿元;但在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小、散、杂、乱等问题日益突出,天价美容美发事件、美容美发产品质量问题等情况屡见不鲜,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危及人身安全。美容美发行业存在随意定价、“低价办卡”、假冒伪劣三大问题。而关于美容美体的投诉,在消保委的投诉排行榜上也总是排名靠前的。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虽然有关美容美发的投诉不少,但是在维权方面往往由于缺少证据而难以维权。“现在还有些美容美发店在街头以免费美容为由,强制拉人到店里消费,结果欺骗顾客。而顾客受骗后,手中没有消费发票,只好吃了哑巴亏。”12315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专家支招:如何防范美容美发消费陷阱 针对这种情况,专家提醒消费者要注意美容美发的消费陷阱,保护好自己的权益。虚假、夸大宣传美容美体效果在美容媒体机构屡见不鲜,消费者面对一些天花乱坠的美容美体“专用术语”以及商家营销人员的夸大宣传,其实,最关键的是进行美容美体消费时要擦亮眼睛,慎重对待。首先需要了解美容美体机构是否专业正规,产品渠道是否合法,服务人员是否具有相关上岗资质,经营场所是否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等;其次,无论是否接受美容美体服务或办理会员卡,在付款消费前最好跟美容机构签订书面协议,对于美容美体的效果、期限、发生美容事故的赔偿问题及退卡等事项做出明确约定,事先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最后,消协提醒,消费者在遭遇索要消费凭证被拒绝时,最好不要离开现场,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无处不在,顾客要擦亮眼睛,时时小心警惕。如果您遇到了商家设计的消费陷阱,那么就应该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一再地漠视商家的不法行为,不仅损害自己的利益,也将不利于整个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的改善。维护自己的权益,促使商家诚信经营,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