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引擎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5/31  

   5月23日,记者在仪陇县武棚乡红庙子村白葛坝有机蔬菜基地看到,一排排绿油油的白菜、芹菜、莴笋青翠欲滴,大棚内一根根细长的黄瓜,一串串辣椒格外醒目。菜地旁边的公路上,10多名村民正将一捆捆错季节的无公害蔬菜装上卡车。村民张有东欣喜地告诉记者,学习了星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后,村民家家户户成片种植蔬菜,去年他家仅蔬菜收入一项就超过3万元,种蔬菜已经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近年来,仪陇县结合自身农业大县实际,在抓好兔猪蚕业的同时,把蔬菜产业作为改善民生、富民兴民的又一个重要突破口,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县蔬菜产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去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亩,总产值过亿元。今年,该县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超过了6万亩,预计产值将达1.35亿元,菜农可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
   
    目前,该县形成了以武棚、永乐、立山、新政为中心的商品辣椒、榨菜、黄瓜、茄子等品类齐全的蔬菜基地;涌现出度门镇温家坝村、双胜镇群利村、永乐镇穆家坝村大棚蔬菜、新政清明桥村早春地膜辣椒等蔬菜专业生产基地,有力地带动了全县蔬菜产业向一村一品方向发展。
    
    政策技术保障引领蔬菜产业
   
    “我投资100万元,种植大棚蔬菜150亩,实现年收入130万元,靠的是仪陇县委、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县农业局的科技支撑,在仪陇县开发蔬菜产业,我们能放心挣钱。”从眉山来仪陇投资蔬菜生产的王世平深有感触。
   
    据了解,为了扎实推进蔬菜产业发展,仪陇县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出台了蔬菜产业发展意见,并对集中连片种植蔬菜200亩以上的专业村,优先安排农业综合项目,规范化建设菜田土壤、道路、渠系等基础设施,对集中连片种植50亩以上净作蔬菜的业主或专业村,由政府对优质种苗款按每亩100元给予适当补助,对建塑料大棚且连片发展蔬菜种植的业主,钢架大棚按每亩5000元、竹架大棚每亩500元给予补贴。同时,县农业局聘请省农科院园艺所蔬菜岗位专家、所长常伟为全县蔬菜生产首席专家,并在全县100多位专业技术人员中,选聘了8名专业技术强的蔬菜专业技术干部,对全县16个基地乡帮助农户在选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规程方面进行“面对面”指导,为全县蔬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让蔬菜种植户种得放心,收入有保障。
   
    品牌蔬菜优势带动产业发展
   
    仪陇县在发展蔬菜产业的过程中,把创蔬菜名牌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增加名优品种的种植面积,以技术为前提,在质量上下功夫,实施名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参加农副产品博览会,申报蔬菜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县农业局农技站站长赵文军说。
   
    武棚乡白葛坝蔬菜基地利用1800多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培育蔬菜种苗,采取滴灌与微喷相结合,施用有机农家肥,2009年10月,经北京权威机构验证,通过了有机蔬菜产品和基地认证,成功注册 “星辉”牌有机蔬菜商标。目前,该园区种植以色列番茄60亩、日本长胜菜椒40亩、美国墨茄120亩、德国脆皮黄瓜70亩,碧秀苦瓜60亩,韩国萝卜150亩等特色蔬菜,日均产菜4500公斤,收入1.2万元以上;年产值达500多万元。为了把产品做大、品质做优、品牌做响,该园区还采取 “公司+协会+农户”的运行模式,提供蔬菜种苗1000多万株,培训农民5000人次,发展周边乡镇种植有机蔬菜2000亩。
   
     目前,仪陇县内各大农贸市场,无论是批发还是零散点,本地大棚蔬菜成了反季节蔬菜的主流,占据市场的份额达到八成以上。“本地大棚蔬菜直接上市后,没有了转运环节,既能保证蔬菜新鲜,而且减少了运输成本后,价格也便宜,市民欢迎,卖起来也更快。”一位从事多年蔬菜批发的销售人员深有感触地说。
龙头企业助推产业发展壮大
   
    “以前我每年都要去广州或深圳打工,每天工作至少有10个小时,每月工资只是1200元,除去吃用,剩不了多少。而现在在家里打工,田地租给蔡爱民的蔬菜公司有收益,而且帮公司干活又有工资,等于打了双份工,按这样算来,再干两年,我就可以盖一栋砖房了。”度门镇温家坝村青年罗成林对记者说,公司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聘请他们当合同工或临时工,每人每月能拿800元以上的工资。
   
    如今,该镇村民在业主蔡爱民的示范带动下,在农技人员的细心指导下,种菜积极性很高,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就有100多户,如清明桥村6组的张成云一家,除了租给公司的田地之外,自己又种了22亩蔬菜,蔬菜品种由原来的辣椒,扩大到春白菜、萝卜、甜玉米、蜜本南瓜等。张成云仔细地算了一笔帐,如果按照公司科学方法去种菜,每亩有4000元的收入,真的有奔头了。
   
    而从眉山市来仪陇发展蔬菜的汪继刚,分别在永乐镇穆家坝村和双胜镇群利村建立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基地,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基地面积从80亩发展到210亩,蔬菜品种也从8个发展到32个,年产值达80多万元。仅蔬菜基地就可长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4个,忙时甚至可达45个,为当地农民务工创收10万余元,并带动了周边村社农户种植商品蔬菜达350亩,农户增收100多万元。
   
    谈到蔬菜产业,武棚乡红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许期辉信心百倍,他告诉笔者,村里农户在星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带动下,有10多家农户也发展自己的蔬菜基地近300亩,有农技人员的免费指导,有跟着公司学来的管理经验,村里现已成立了蔬菜协会,会员有15户共30多人。村里打算长期与公司合作,建立蔬菜基地,把错季节、天然绿色蔬菜产业做大做强,给全村村民带来较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