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天地食品集团探索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6/23  

天地食品集团探索“公司+农业工人+基地”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周芳

“把耕地租给大企业,种植销售由企业包办,被返聘的村民只管种田,按月领工资,收入翻倍增。”广东江门新马单村书记翁洪盛找到了一条致富捷径。

翁洪盛向CBN记者津津乐道的,正是“公司+农业工人+基地”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与新马单村村民签约的天地食品集团总裁陈生向CBN记者透露,公司尝试新模式的出发点,实际上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把控。但在实施过程中意外发现,“上控资源,中控网络,下控终端”非但没有增加运营成本,单位耕地产值反倒提升近10倍,签约农民收入增加2倍多。

周好妹的身份转变

“我们现在把‘下地干活’叫做‘去场里上班’。”53岁的周好妹目前是天地食品集团的一位签约“农业工人”。每天早上8点,周好妹都会准时到农场打卡上班,下午4点打卡下班,每月务工27天,月底领取900元工资,“跟在工厂里上班的工人一个样。”

与过去的务农生活相比,当农业工人“轻松多了”,“浇水、除草、犁田、施肥,只管种田不用操心收成和买卖。”

“钱也比自己种水稻田赚得多多了。”周好妹坦承,过去全村人都靠种植水稻维持生计,人均年收入只有4600元,农闲时穷得甚至揭不开锅。去年10月份,周好妹与天地食品签了劳动合同,目前已经领到工资8100元,去年底还领到了500元/亩的地租分红,“比过去起早贪黑辛苦一整年挣得还多。”

像周好妹这样的签约“农业工人”规模正在扩大。昨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新马单村书记翁洪盛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新马单村除了每口人自留0.3亩耕地外,1100亩耕地都租给了天地食品,全村2/3的村民与公司签约变成“农业工人”,每天都有70~80人到田里“打工”,其中有50人打长工按月领工资,其余人打短工每天也可领到25元的工钱。

质量责难厂家包单

除了农民身份转变外,CBN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天地食品集团在返聘农民时,并没有把种苗、肥料的采购权一并下放给签约农户;相反,企业牢牢控制住该权限,对农产品[10.89 -1.54%]种苗的采购、肥料的采购,以及整个种植流程的技术支持,由企业统一管理实施。

天地食品集团总裁陈生告诉CBN记者:“上控资源,公司培育、生产、养殖,自己调配饲料;中控网络,公司统一将检验合格农产品运往各地,并派专人负责驻场检验或屠宰;下控销售,公司专人专车运输农产品到各市场档口进行销售,食品企业包干了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养殖,乃至终端销售的各个环节,从而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

农产品营销专家分析认为,与过去“公司+农户”模式,食品企业对任何达到理化指标的产品都来者不拒。一旦发生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等食品安全事件时,食品企业便把矛头指向原料提供者——大量农产品种植养殖散户,找出“散户奶农往牛奶中勾兑三聚氰胺”、“鸡场主往饲料里添加苏丹红”等免责借口。

该专家指出,“公司+农业工人+基地”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下,一旦发生类似三聚氰胺奶粉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企业就别再想钻空子,把赃栽给散户了!”

食品企业的新财路

新模式下,新马单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4600元增至10800元,新马单的耕地产值也大幅提升。昨日,翁洪盛向CBN记者算了笔账:与过去一年两收的水稻产值相比,天地食品在租地里改种黄瓜、玉米、南瓜、豆角和辣椒等种植周期较短的蔬果,一年之内,每亩耕地可分别收获1800斤玉米、6000斤黄瓜、5000斤辣椒等,耕地的直接经济效益从过去的1800元/亩增至约10000元/亩,1100亩耕地的产值便是1100万元,增幅接近10倍。

换句话说,扣除向新马单村缴付的55万元租金,以及支付给长工工资54万元、短工工资40万元,天地食品通过租用1100亩新马单村的耕地,仅靠种植蔬果便可获利951万元。天地食品集团总裁陈生对此不置可否,他表示,若是无公害种植的话,这些蔬果的市场价格还有2~10倍的价值升幅空间。

陈生透露,对新马单村的开发远远不止租地种菜那么简单。天地食品的目标,是以循环生态农业的模式,在岛村上养殖土猪、走地鸡、放牛放羊,取之于田用之于田,“用家禽粪便加工制成的有机肥料为农田施肥,又用烂菜杂谷制成饲料喂养家禽,凿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待整条食物链、生态圈健全之时,再在岛上开发“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