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上海市长强调三农大局要紧紧把握三环节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08/4/10  

   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得怎样?郊区基层干部群众对政府有哪些期盼?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昨天深入远郊奉贤区调研,进村镇、访农户,并与基层村镇干部座谈交流,面对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韩正对大家说,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围绕大局,上海三农建设要走出一条符合大都市郊区特点的合作、规模、集约经营道路;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要符合实际,重在治本,重在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昨天一早,韩正与副市长胡延照等一行赶往地处西南远郊的奉贤区。一路实地察看了郊区春耕备耕情况、奉贤区临港扩区规划建设、上海都市菜园现代农业栽培技术后,韩正一行来到庄行镇牛桥村察看村容村貌改造。牛桥村改造共涉及203户村民,18个村宅。改造后的村宅整洁干净,井井有条,河水清澈,四五米宽的乡村小道直通农户村落。

  韩正说:“农民生活是否改善不能只看外墙,关键要看看墙里面的情况。”他来到住在小桥边的农民宋水余家拜访。退休在家务农的宋水余夫妇俩每年以养殖鸡和卖蔬菜来增加收入,儿子媳妇都在外资企业里打工,全家年收入3万多元。老夫妻俩领着韩正一间一间屋子看,家里陈设虽然简单,但用水用电卫生设施俱全。韩正边看边与老人拉家常,询问老人的家庭收入、子女就业以及村容村貌改造中的家庭支出情况。

  韩正问:“你们现在觉得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看到老人回答得有些迟疑,他接着问:“是否看病有点困难?”老人点点头说:“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一般的小毛小病没有问题,生大病就有点困难了。”韩正说:“现在农村里老人吃住一般不是问题,生了大病就是个问题。”他紧紧握着老人的手说:“今年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已经提高了,以后还会逐步提高,请你们放心,社会保障水平会越来越好的。要看到你们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们才放心。”

  下午,韩正、胡延照等与奉贤区19位乡镇长、村主任、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座谈,面对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韩正诚恳地说:“我们是来听大家意见的,大家不要准备发言稿,有什么说什么,大家要说实在话。”

  两个多小时中,庄行镇、四团镇、金汇镇、青村镇、金汇镇北丁村、青村镇解放村、柘林绿都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相继发言,就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经济薄弱村扶持政策、远郊基础设施建设、种粮补贴和郊区老镇保护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韩正边听边记,不时插话仔细询问具体情况。

  听完大家的发言,韩正说,我们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大局、讲全局,上海远郊地区为三农大局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讲贡献不在看GDP和税收增长,而要看在大局中起到的作用。上海三农建设的大局就是要牢牢记住、紧紧把握三个环节,即20亿斤粮食生产、国务院核定的上海基本农田保护数量,以及郊区向全市提供的50%蔬菜供应量。

  韩正说,按照中央要求,结合上海实际,要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好。政策不在多,而在于能够真正推进三农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受基层欢迎。最近中央出台的支农惠农政策都非常有针对性,我们必须一项项认真落实。

  韩正说,上海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政策取向上要进行符合上海实际的探索,走一条合作、规模、集约经营的道路。现在农村专业合作社的道路在实践中被大家认为是可行的,今后政府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就要围绕鼓励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鼓励合作社在上海三农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用政策引导,而不是行政命令。

  韩正说,郊区村容村貌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避免大拆大建,过程中要注意江南水乡和“古镇”风貌保护,重点是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在规划,要多做整个农村环境治本的项目,重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中“村村通”和硬面道路建设不要盲目搞又大又宽不符实际的大马路,要建设符合上海郊区农村特点的道路,同时,危桥改造要统一设计、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