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解决“三农问题” |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08/3/5 |
|
社评·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系统性思维 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四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三农”问题包括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等三个方面,它们互相关联。4个一号文件都同时涉及三个方面,但每一个又有不同的侧重和主题,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2005年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和2005年相似,又是突出农业发展,主题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每个一号文件的主题都是针对当时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也不例外,两年之后再度强调农业发展,是因为农业近年的表现不太理想,甚至令人担忧。这三年来,在GDP增长率不断上升的同时,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却持续下降,从2004年的6.3%降为2006年的5%。农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国民经济整体,如不及早重视,迟早会危及到粮食安全。2006年粮食产量是49000万吨,只比上年增长了1.2%;油料产量的增长率也比较低,这些直接导致2006年底粮油价格快速上涨,影响到居民,特别是农村地区和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这次粮油价格的较快上涨可以说是敲响了警钟:农业可能成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有必要加强农业,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中央一直强调加强农业,但很多地方政府和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投入不增反减。因为工业化、城市化占用土地,中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国土资源部2006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约占耕地总量的6.6%,人均耕地已经只有1.4亩。随着农民外出务工以及从事副业人数的增加,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从2002年就开始减少,这又导致很多农田被撂荒。要素投入减少,农业科技方面的进步也不显著,农业当然缺乏强劲增长的动力。 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轻率地指责地方政府和农民短视,因为农业目前确实不能帮助多数地方和农民致富,非农业劳动积累财富的速度要快得多。2006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在全国农民家庭居民平均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已经占到三分之一强,而在农民比较富裕的省,如浙江、江苏、广东,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更高。农业不足以致富,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共识。这几年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构想,中部很多省是农业大省,但几乎都没有将农业看作优势,在它们的崛起方略中,工业的地位更加重要。 在理论上,人们一般认为,农业、农民、农村是紧密关联的,一个方面的发展会带动其他方面,农业地位增强会使农民增收,并带动农村建设。但在实践中,它们却脱节了,甚至是相互矛盾,部分地方政府和农民并没有期望农业带来财富,而农民增收和农村建设的很多方法(外出务工、发展乡镇工业等)实际上影响了农业发展。可见,强调某一个方面可能会对另一个方面的发展有所阻碍。 因此,今后应对“三农”问题,需要寻求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使三个方面能够相互支持而不是相互阻碍,“现代农业”就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根据一号文件的内容,我们可以将“现代农业”理解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其意义在于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不再依靠要素数量的扩展,而是追求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提高。 如果能够实现这种转变,那就能够而且必须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建设目标的同时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