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青岛新兴海洋产业推动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1/1/17  

 

    日前,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牵头,联合海洋化工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25研究所青岛分部、青岛双瑞防腐防污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港(集团)等国内13家海洋防腐行业的知名企业和13家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院所在青岛组建了海洋防腐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力求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力争到“十二五”末,海洋防腐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海洋腐蚀损失减少20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争取各类科研经费过亿元。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海洋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09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238亿元,居全省之首。海洋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5:41:44调整为10:36:54,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十一五”末青岛市新兴海洋产业产值达到海洋总产值的17.5%,已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主要聚集区。

    海洋生物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青岛市现有海洋药物、海洋保健品以及海洋生化制品企业30多家,9个海洋类新药已取得一类新药证书,其他类别的药物有近20个,一批功能食品、化妆品、生物制品及其中间产物正在研发或进入生产阶段。甲壳质(壳聚糖)系列衍生物加工利用产业初具规模,3个壳聚糖医用敷料有望近期投入生产,另外1个海藻纤维医用敷料已进入中试阶段。青岛已成为我国新兴的海洋新药及海洋生化制品研发和生产基地。

    海水综合利用与海水淡化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海水直接利用产业产值25.12亿元,海水淡化及设备产业产值2.63亿元,比“十五”末产值翻三番。黄岛电厂、隆海集团与天津海水淡化所分别合作承担了“3万吨/日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等3个国家科技计划,现已成为我国热法海水淡化和大生活用海水的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海洋新材料产业呈现规模化发展。胶南明月集团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海藻加工生产基地、主导产品海藻酸钠年产量达1万吨,位居世界同行业首位,被国家五大部委认定为全国同行业唯一一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中科院海洋所承担国家支撑计划“海洋工程结构浪花飞溅去腐蚀控制技术及应用”,资助额度4564万元;海洋化工研究院已建成总体配套的舰船涂料研制生产线,具有年产水性涂料1.5万吨的能力,成为我国较大的舰船涂料及功能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海洋仪器设备与船舶装备产业逐步兴起。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等开展了自升式钻井船建造重大关键技术研究,计划建造4艘自升式钻井船,产值19亿;青岛双瑞防腐防污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电解次氯酸钠装置占国内电解制氯行业7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我国核电领域电解制氯设备的唯一供应商。青岛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中船重工725所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成为国内仅有的两家通过国际船级社的认证产品;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所重点在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深海大洋探测设备等海洋监测和海洋军工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海洋仪器装备成果,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水养殖新品种不断增加。依托研究院所等单位的科研优势,现已成功培育、引进 “黄海1号”中国对虾、半滑舌鳎、星突江鲽等鱼类新品种;“中科红”海湾扇贝、“龙须菜良种981”、“蓬莱红”栉孔扇贝等新品种通过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审定;向社会提供大量中国对虾、海参、鲍鱼、牙鲆等健康苗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青岛已有规模化养殖场450余家,养殖名优品种已达22种。青岛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分别占全省、全国的40%和10%以上。2009年,青岛的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340亿元,已逐步成为全国高档海洋苗种繁育基地及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

    1月9日,来自驻青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就围绕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畅所欲言、建言献策。记者从会上获悉青岛在海洋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的储备为该地区推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青岛拥有占全国40%以上的海洋专业技术人才,每年都能够产生近百项在海洋领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推进产学研结合是发挥科技优势,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经。

    海洋科技体系更加完备。青岛海洋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开工建设,国家深潜基地落户青岛,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在青岛从事海洋科技研究、海洋教育、海洋管理、海洋观测实验等的专业人员近万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00多人,约占全国的30%,密集程度居全国之首,新增两院院士5人,涉海院士总数达到19人;青岛市政府投入专项经费2亿元开展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全面提升中国海洋大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能力,海洋基础学科布局更加完善。

    海洋科技成果斐然。在海洋油气及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计划、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监测技术等海洋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主持完成的“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获得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唐启升、候宝荣院士先后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物理海洋、海洋腐蚀与防护等研究领域获得12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

    承担国家战略目标能力大幅度提升。国家各级各类海洋科研经费落户青岛累计超过20亿元,课题总数近1500项,比“十五”期间翻一番。已启动的17个海洋领域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973”计划),有14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或主持单位在青岛。青岛市承担的“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计划、海洋局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各类国家级项目总量超过全国总量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