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周口调整产业结构 深加工玉米卖出“玉石价”
文章来源:大河网  更新时间:2010/11/18  

   周口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十一五”以来,周口市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加快发展、加快转型,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努力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周口市中心城区发展,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记者于扬文首席记者张鸿飞图

  让粮食变成“金豆豆”

  “一吨玉米市场价是2000多元,但通过深加工,把它制成淀粉、高麦芽糖、结晶葡萄糖、梨糖醇,其身价可达20多万元,增值100倍。”说起农产品加工,郸城财鑫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晓飞十分自豪。

  “十一五”期间,周口市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该市第一产业比例明显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73.3%,比“十五”末提高10.4个百分点。

  据初步预计,2010年周口市将实现生产总值1245.1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2%;今年人均生产总值1670美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5%。

  “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57亿元,年均增长3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21%,实现财政收入翻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0年预计达到480亿元,年均增长18.4%。

  现在从外地回老家真顺

  “过去回趟老家,得转几次车,现在坐上火车10多个小时就到家了。”在京打工的淮阳县齐老乡农民王大鹏兴奋地说。

  “十一五”期间,周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一大批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大广、周商、许亳高速全面通车,漯阜铁路(周口段)电气化改造也已完成。周口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拓宽改造了东新区周口大道、文昌大道等道路,市体育馆、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周口卫校新校区、科技职业学院新校区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预计达到31.1%,比“十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4个百分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取得巨大成效,五年来累计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62.21万人。

  不出远门就能打工挣钱

  “没想到家乡现在建了这么多的厂,这回不用到外地去打工了,守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扶沟县吕谭镇范岗村村民赵洁笑着对记者说。如今,曾在上海打工4年的赵洁,已经是扶沟宝昌鞋业的一名职工了。

  “十一五”期间,周口市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2010年分别达到4181元和12215元,年均增长11.4%和12.5%。农民增收结构发生变化,劳务经济、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亮点。同时,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5万人。

  同时,全市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面与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周口将再展宏图

  谈到“十二五”期间周口如何加快发展,周口市委书记毛超峰说,对周口来讲,“十二五”时期是一个加速追赶跨越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不断缩小周口与省内、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

  毛超峰说,具体来讲,“十二五”时期,我们要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发挥好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作用。到“十一五”末,周口粮食总产已经占到全省粮食总产量的七分之一。下一步,我们要稳步提升粮食产量,用现代技术和现代装备来武装农业。二是发展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三是统筹好城乡发展,巩固提升中心城区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重点乡镇,实现公共服务、要素资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