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江苏是爱心稀缺还是制度“贫血”“血液告急”拷问现实
文章来源:新民网  更新时间:2010/11/6  

 “明天,最迟后天,我就去献血。”3日下午,在江宁食品厂屋顶爬上爬下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的陈余春对记者说。43岁的他,是江苏省无偿献血量最多的人之一,被称作“全国农民工献血第一人”。

  献血已超过13个成人总血量的他,密切关注着当下“血荒”:“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

  陈余春的呼吁,缘自这样的现实――近来,河北、青岛、昆明、南京等地的医院显现“血荒”,一些手术因为缺血不得不推迟进行。最近,尽管卫生部指出“血荒”一词表述不准确,应该改为“血液告急”,但不管是“荒”,还是“急”,都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

  3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傅强用了“血液紧张”这一“更科学的说法”。他提供了一串数字:今年1-9月,中心采集全血16.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而满打满算,南京市临床用血需求也不超过18万吨。“对南京血液中心而言,远没有达到‘血荒’的程度。”他说。

  不过,中大医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专家刘志勇还是明确感受到了“血液紧张”带来的影响。3日上午刚刚做完一台手术的他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医院10-15%的手术因为缺血推迟了。”而傅强也坦承,今年供血压力大于往年,“国庆节7天,我们仅采到了0.42吨血,而去年是0.55吨。”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当下的“血液紧张”?傅强认为,一方面供血增长的速度在下降,而另一方面临床用血却迅速增加。除了医院的扩张,“医保”、“新农合”越来越到位,手术用血量增长很快。同时,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寿命延长,以前六七十岁的人做手术是个禁区,可前几天,鼓楼医院还给一位101岁的老人动了手术!

  另外,社会诚信与爱心文化的缺失也被认为是一大原因。“尽管献血对身体健康无害,但很多人对此并不相信,相反,一些乱七八糟的保健理论却非常盛行。”南京市脑科医院院长张颖冬深有感触地说,出于种种顾虑,坚持义务献血的固定人群不多。人与人不信任,自然就不愿意去献爱心。

  不过,分析“血液紧张”的深层次原因,大家共同指向了制度“贫血”。“突发性灾难发生后,献血车前排起的长队说明,我们真正缺少的不是爱心,而是更完善的制度。”一位被采访者对记者说。

  “无偿献血,免费用血”,这是法律规定。不过,一些献血者表示,献血“一捋袖子就成”,而用血却麻烦很多。南京大学教师刘泽华从学生时代起就经常献血,但这两年歇了下来,原因之一就是用血报销手续非常繁琐。“我一个同学南大毕业后,去了外地工作。因为规定在哪个血站献血就要在哪个血站报销,若要报销便得两地跑。”

  另外,关于献血年龄的硬性规定也显得有些过时。1998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傅强认为,《献血法》颁布时的国情和现在不一样,现在人的身体状况完全可以调整到60岁。国外就有到65岁的规定。“这个55岁的规定,限制了很多献血人群。”

  现在,陈余春手上有40多个“本子”(献血证),还动员弟弟和身边的朋友献血。不过,他认为,如果国家对义务献血再有点激励性的措施,乐意参与的人可能会更多。“比如,能不能让献血的农民工享受一次免费体检?”他建议说。刘志勇也认为,尽管无偿献血是方向,但在当前国情下,“能不能适当地给献血者发一些补贴?”

  还有一些专家,则从临床用血制度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王佩娟刚从国外考察归来。她告诉记者,医院科学合理用血,能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供血紧张的问题。比如医生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便可以大大减少手术的输血可能。倡导“自身输血”,这在国外也是很普及的做法,很多病人手术前是可以自身输血备用的,比如孕妇在临产前3个月献一定量的血,以供紧急时使用,也能防止外来血感染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