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瘦肉精”事件6人被传讯 3人或刑拘 |
文章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2/22 |
|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周芳 通讯员市食安办)“瘦肉精”中毒事件昨日有了个结果,湖南4地“瘦肉精”伪造假证混入广州,到目前为止毒倒70人,6人被传讯,另外3人或刑拘。 广州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昨发布通告:湖南省冷水江市、涟源市、新化县、衡阳县几个地区的不良生猪养殖户使用“瘦肉精”喂养生猪,生猪经销者伪造检疫合格证逃避检验,冒充“放心肉”流入广州市批零市场,致70人中毒。“瘦肉精”猪产自湖南衡阳等四地 据调查,目前已查明导致本次“瘦肉精”中毒的生猪由生猪个体经营者分别收购自湖南省冷水江市、涟源市、新化县、衡阳县几个地区,通过天河牲畜批发市场进入广州市天河、增城的肉菜市场进行售卖。 目前,天河区政府已对天河牲畜市场采取严密的监控措施,工商部门已对广州市三大生猪批发市场采取24小时驻场管理措施,配合驻场农业部门开展检测和生猪来源控制工作,特别加强对来自湖南冷水江市、涟源市、新化县、衡阳县的生猪的重点监控。 根据最新情况显示,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对涉案的6名生猪经营者进行传讯,另对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的3名嫌疑人呈批刑事拘留,并对其他涉案人员进行积极追踪调查。 伪造合格证混进放心肉市场 严惩不良商家的同时,广州市经贸部门还作出紧急方案,一旦出现猪肉供应紧缺的情况,立即可以组织一批来源可靠、质量可控的规模生猪养殖企业和基地优先供应广州市场,确保广州猪肉市场的供应稳定。 市场反应 闻肉色变 生意少两成 信息时报讯 (记者周芳)近日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已经影响到市内肉菜市场猪肉档口的生意。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部分被指售卖问题猪肉的农贸市场,场内猪肉档主表示,从正规批发市场出来的放心肉都出问题了,街坊们闻肉色变,生意少了近两成。 抽查未发现问题猪肉 但放心肉抽查率仅2%左右 信息时报讯 (记者周文)经广州市动物防疫监督所追查确定,增城市和广州天河区等地患者采购的问题猪内脏都来自广州天河牲畜交易市场的两个档口。昨日,广州市工商部门抽动大批人力及监测车进行全市范围的肉菜市场抽查检验。截至记者发稿时,未发现私宰肉及问题猪肉。 据市工商局市场处透露,此次导致市民瘦肉精中毒的生猪是从天河生猪批发市场进入屠宰场,进而进入市场销售的。据透露,目前广州放心肉的抽查率只有2%左右,至于以后是否会提高放心肉的抽查率,市场处尚未作出回复。 140头生猪去向尚在追查 信息时报讯 (记者黄熙灯)“我们很难找到人。”广州市动物防疫监督所一负责人昨日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经营户、进货的人都躲了起来,140头生猪的来源去向尚在追查。 市动防所:合格证易造假不好查“瘦肉精” 据了解,由于本地生猪供应有限,广州市场上的生猪大都来自外地。因此进入广州的生猪渠道复杂,生猪来源广泛,特别是一些外地不法分子通过非正常渠道将问题生猪流入广州市场,给他们的监督工作带来不小压力。 市动防所的负责人表示,根据相关法规,他们只负责疫病的监控、检测。也就是说,外地生猪运输进广州市场时,他们会要求供货商出示生猪产地动物防疫部门开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并按法定比例的2%进行随机抽样检测。供货商能出示合格证并随机抽测合格,其生猪就能进入市场交易。 该负责人坦承,由于每天进入广州市场的生猪量大,他们也只是在明显怀疑时才会核对动物检疫合格证的真伪。该负责人表示,合格证只是一张盖有检疫部门公章的普通印刷纸,没有防伪等高科技手段,很容易造假,也很难辨别真伪。 市动防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生猪收购商收购的生猪来自千家万户,这些散养户喂养出来的生猪很难监控,一旦出了问题也很难追根溯源。但该负责人明确表示,使用“瘦肉精”的只是少数,“不可能140头猪都有问题,否则乱了套了。” 当记者追问天河牲畜交易市场140头问题生猪的去向时,该负责人表示事情尚在调查当中,还没有结论,一旦调查清楚,有了结论,会第一时间向有关领导汇报,告知市民真相。 政协委员:应检讨,设法堵住漏洞 对此,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李汴生认为,广州市动物防疫监督是在找借口搪塞市民。 李汴生指出,作为执法部门,检测疫病、防止问题生猪进入市场,是防疫检测部门的应尽职责,不能以有漏洞替自己开脱,而是应想方设法堵住漏洞并最终减少甚至杜绝问题生猪进入市场、流向市民餐桌。 李汴生认为,有关部门应检讨漏洞出现、存在的原因,查漏堵漏,而不是借口有漏洞为自己控制不了问题猪肉而开脱。 市民质疑 多个部门管不好一块猪肉? 一块合格的猪肉能够上市,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层层检测,为什么没有一个环节查出“瘦肉精”,是疏而不漏的准入制度形同虚设还是另有隐情?不少市民质疑。 据了解,所谓“放心肉”是从生猪基地到猪肉市场实行链式食品安全全程监控。 具体来讲,就是售出的猪肉从生猪的饲养、检疫到屠宰、加工、配送、销售的全过程都要实行严格的监控,而监控的内容更是包括了生肉中微生物、激素、药物残留、重金属以及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的卫生质量标准。 2006年以来,广州市对于外来生鲜食用农产品连续多年实行“准入制度”,准入门槛之高一度对不良商贩起到了显著的威慑作用,各职能部门也都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 比如,农业部门的生猪标识及疾病可追溯体系,经贸部门的生猪屠宰标准体系,工商部门的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索证索票等制度,卫生部门的餐饮企业和集体食堂猪肉购入、索证和登记制度等,基本做到监管有章可循。 而“瘦肉精”中毒事件竟在这看似完善的制度背景下发生了!不少市民质疑,多个职能部门联手,却管不好一块猪肉,一批贴了假证的问题猪肉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贴上了“放心肉”的标签,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市内流通领域,毒倒70人,这比私宰肉的危害还要大,并且防不胜防。 信息时报记者 周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