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吉林人参品牌化 20年来首次涨价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9/2  





  又一届东北亚博览会,又一次谈到人参。

  日前,在东北亚博览会召开之际,吉林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座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16位参会顾问和7位特邀代表为我省经济发展献计献策。而人参也无疑再次成为与会专家热谈的话题之一。昨日,记者从吉林省人参商会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努力,吉林省的人参生产模式已由人工种植转变为林下半野生种植,而生产模式的转变也促使了吉林人参20年来的首次提价。

  关键词:涨价   20年来首次走出低价区

  “现在鲜参14块钱左右一斤,起参的时候快到了,估计到时候还得涨价。”看着仅剩几十丈的参地,张福这个曾经拥有千丈参地的老参农露出了笑脸,在他的记忆中,从1989年左右开始,每到鲜参的收获时节,自己总会为卖价犯愁。“20年了吧,这鲜参在市场上的价格一直就是10块钱左右一斤,不管种多少,就是吃亏。”

  的确,据吉林省人参商会会长丁维连介绍,1988年以前,长白山普通鲜人参一直保持在2万元/吨的价格,可1989年长白山普通鲜人参价格突然下跌到1.4万元/吨。虽然20年间物价上涨了10多倍,但长白山普通鲜人参价格一直低于1989年的水平。2008年,长白山普通鲜人参平均价格为17元/斤。

  “这是20年来,吉林人参首次全面提价。”丁维连介绍,从去年开始,吉林省人参价格终于出现了上涨,现在红参的价格是170元左右/斤,而水(鲜)参的价格也到了14元左右/斤。

  关键词:经营     利润低 参农负债种植

  那么,人参价格的变化是否会被市场所接受?昨日,记者走访了长春市部分参茸店发现,与高丽参、西洋参相比,吉林人参大多属于低端产品,对于此次人参涨价,多数消费者表示理解。

  据经营人参十多年的胡经理介绍,国产人参价格上涨缓慢,市场占有率不高,进口的高丽参却是一枝独秀,价格超过国产人参10余倍,且市场份额逐年增加。而吉林人参行业的平均利润很低,只有近10%,因此,提价势在必行。

  提价得到了商家的赞成,那么,参农是否会因此真正摆脱低价的尴尬呢?

  “此次提价是迫不得已的做法,主要是为了保证参农的种植积极性。”丁维连介绍,目前吉林人参的产量占世界的75%,占国内产量的80%,但随着生产资料的上涨,国家严格控制林地面积等市场和政策因素的双重影响,吉林省人参商会调查发现,我省参农已经出现负债种植、还贷困难等问题。

  丁维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普通鲜人参17元/斤计算,参农平均每亩地可以获利1.5万元,但扣除各种费用,实际利润只有7000元。

  关键词:种植

  采用林下半野生的方式

  当然,涨价总是有原因的。

  “现在都林下种植了,就是半野生状态,一个是质量提升了,再一个就是产量下去了,价格自然就要涨啊。”对于这个问题张福自然有发言权。

  据他介绍,最近几年,大部分参农已经改变了过去砍林种参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利用原有森林,在林下采用半野生的方式来种植人参。“人参的功效就在人参皂甙,人参在半野生环境下生长,人参皂甙的含量几乎是成倍增长。打个比方说吧,原来加工药材需要100吨人参,现在同样的效果,十多吨就够用了。”

  而这一点也得到了吉林省人参商会的证实,按照该商会提供的信息,目前不仅是在抚松,整个吉林省范围内的人参大部分已经采用林下种植。

  关键词:转变       创立规范统一的品牌

  “相同品质的人参,在国际市场上高丽参售价能达到我们的10倍。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创立规范统一的人参品牌,将我们的产品进行品牌化生产。”日前,在第六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召开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参产业化专家张伯礼对我省人参产业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品牌化生产,制定人参品牌计划;第二,提高人参生产质量,避免盲目发展,限定种植区域;第三,面向市场,深化综合利用。

  作为吉林土生土长的人参专家丁维连则认为,在张伯礼的建议基础上,还应该解决人参药食同源和生产专业合作化的问题。“药食同源,不仅仅开拓了人参的应用范围,也给人参带来了更大的市场。而专业合作社式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小户种植的弊端,提升参农在市场的话语权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丁维连如是说。

  而在谈到药食同源的问题时,有专业人士建议我国应效仿韩国的经验,鼓励人参用于食品方面的技术开发。例如,人参糖目前就是韩国旅游特色食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