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湖北食品产业5年突破千亿元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9/25 |
|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统计局了解到,2008年,该省食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0亿元,同比增长33%,成为继汽车、石化、钢铁之后第4个跨入千亿元的产业,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
2005年到2009年的5年,是湖北食品产业大变样的5年,也是湖北食品企业大发展的5年,更是湖北食品质量大提升的5年。 5年前,湖北省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5534家,10人以下的小作坊占98%,100人以上的大企业仅110家,总产值不过500亿元。5年后,全省食品小作坊减少了4000多家,100人以上企业则由110家上升到1226家,增加10余倍,全行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名牌产品占全省名牌产品总数的1/3;食品质量平均合格率由86.7%上升到92.2%。 如此大的转变,秘诀何在? 如此大的发展,动力何在? 食品产业,安全是根本。要确保食品质量,就必须全行业对规模小、水平低、条件差的食品生产小作坊进行全面整顿。早在2006年,湖北省质监局就成立了专门的行政审批中心,严格实行食品企业办证受理、技术审查和行政审批“三分离”的制度,严把企业现场审查、资料审核和送报抽检“三关”,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将一批不符合条件的小作坊挡在市场准入门槛之外。据统计,当年该省就有300多家食品企业因为迈不过市场准入门槛而被无情淘汰。 从2008年起,湖北省质监局开始全面实施“千家食品小作坊升级改造计划”,每年拿出100多万元,帮助1000家小作坊进行技术改造。得益于这项计划,湖北传统名吃孝感麻糖和米酒获得了新生,130多家相关小作坊通过升级改造整合成28家获证企业,去年产值达到1680万元,上缴利税420万元,是整改前的数十倍。湖北五峰县“采花毛尖”通过技术改造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兼并了该县近百个小品牌,还整合了竹山、竹溪、夷陵、宣恩等12个县市区的13家企业,打造出了鄂茶第一品牌,2008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截至目前,湖北已有1800家小作坊通过技术升级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据了解,湖北省质监局计划用3~4年左右的时间,帮助5000多家具备生产条件的小作坊开展技术改造升级。 即便企业合乎标准跨过准入门槛,并不代表就能“高枕无忧”。2007年,湖北省质监局出台了我国首个《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证后监管办法》,一改过去“5年审查一次”的老办法,对包括食品生产企业在内的获证企业开始实行年审制度。这项制度规定,所有获证企业每年必须向质监部门提交《生产许可证企业年度自查报告》,由质监部门进行核准,同时按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实地核查,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生产的企业,按照规定吊销其食品生产许可证。2008年,湖北省质监部门在对6800余家取证食品企业进行年审的过程中,共吊销、注销了537家食品企业的生产许可证。 发挥生产许可证结构调整作用、扶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是湖北省质监局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过程中创造的又一新方法。该局要求全省质监系统为食品产业集群和大企业提供打假扶优、窗口服务、限时办结、直通直达、并联审批等服务,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和优势产业集约生产,从而改变了湖北食品产业“小、散、弱”的状况。 武汉东西湖区食品产业园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汇聚250多家规模企业,蒙牛、华润啤酒、百事可乐、统一、双汇、飘飘食品等国内外品牌企业纷纷入园,成为我国华(0.042,0.00,0.00%)中地区最大的食品生产聚集区。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共有武汉东西湖食品产业园、黄冈乳制品工业园、襄樊食品加工园和仙桃食品工业园等11个产业集群崛起,1200多家大企业问世,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