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紧抓创建食安城市契机 “四重点”促进基层监管工作向纵深发展——西安市灞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纪实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更新时间:2015/8/27 13:33:17  

   编者按:西安市灞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四个重点工作,都是从最“基础”抓起:最“基础”的基层监管部门;最“基础”的检验检测手段;最“基础”的生产加工环节;最“基础”的食品安全受众。由此可见,灞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的认真细致、繁杂琐碎,他们深刻地明白,食品安全工作要靠基层的监管力量去落实,要靠技术力量为依托,要靠专项行动重拳出击,要从娃娃抓起做到全民共治。

本报记者陈茜 发自陕西

   食品安全关系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和政府公信力,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今年以来,西安市灞桥区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灞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以大力践行科学监管为理念,坚持以民为本,致力于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力求构建政府落实责任、部门依法履职、企业诚信经营、全民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促进食品安全水平全面提高。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灞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始终突出四项工作,重点推进创建任务向纵深发展。

重点一:全面开展基层监管所达标建设

   依照关于食品药品基层所标准化建设要求,灞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多方协调,按照有关标准,全面加大对基层所的人力、物力投入。一是解决办公用房。全区9个监管所在成立之初,办公用房严重不足。区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深入基层所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困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解决方案。2014年底,区政府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专题研究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最终明确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的办公用房由所在街办负责,以调剂或者租赁的方式在2015年3月份以前落实到位。灞桥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韩孝民多次到各街办督办此项工作。目前,全区9个街办均已全部按要求,提供了150㎡以上相对独立的办公用房,设置了“四室一库”。二是保障经费投入。区政府将基层所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先后投入200余万元,按照“十个一”的标准给每个监管所配齐了照相机、摄像机、电话、传真机、打印机等设备;按照人员编制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文件柜等办公设备;执法车辆、食品快速检验箱、执法记录仪等执法器材也已陆续配齐。三是人员配备到位。灞桥区常住人口60万,按照行政区域常住人口万分之二的标准,全区核定食品药品监管人员为147名。除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后原工商、质监等系统划转的人员外,又先后通过面向社会招考、区内事业单位选聘、转业军人补充等方式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配齐工作人员。四是网格化监管体系进步一完善。灞桥区共有225个行政村、35个社区。灞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片包干”的原则,为每个村(社区)正式聘用了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进一步完善了区、街道、村(社区)三级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体系。并且对全区的260名食品安全协管员按照每年1200元/人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了补助,定期进行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协管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全面实现食品药品监管的“毛细血管”全覆盖。

   其中,纺织城食品药品监管所在标准化所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开展6大工程促进各项工作开展。一是树立“一个”观念。大力弘扬“监管为民”为核心价值的食品药监文化。二是坚持“两手”齐抓。一手抓内强素质,一手抓外强管理,双管齐下。三是坚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四是发挥“四个”作用。在食品药品安全防护上做“防火墙”作用;在服务百姓上发挥“窗口”作用;在监管工作中发挥监管对象的自律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与群众的监督作用。五是广泛开展食品安全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宣传活动。六是落实“六项”制度。阳光服务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信息公开制、限时办结制。

重点二:大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及抽检快检工作

   不断加大食品市场执法检查力度,2014年至今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1570余人次,检查企业11073余户次,下达执法文书6025余份。共办理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转办、12331及自接投诉举报487件,每起案件严格落实到人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音,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同时,督促监管企业自觉履行自身义务,充分利用检验检测和快速检验手段对问题较多的品种增加抽验频次。2014年至今,完成食品药品抽检460批次,快速检测237批次,超额完成了检验指标。

重点三:大力开展“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

   对食品生产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进行整治,是职能调整后,灞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围绕整改基础设施、治理卫生状况、规范生产行为、提高法规素质和合法化经营等6个方面,开展了辖区食品生产小作坊的专项整治活动,制定了小作坊整治的标准,明确了小作坊监管职责,率先实施了备案制。

   在加强监管的过程中,灞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积极主动帮助小作坊整改,多次主动上门指导工作,对其加工车间的改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等方面都提出指导意见。通过整治工作,使全区食品生产小作坊不规范生产行为得到纠正,产品质量有了一定的保障。

重点四:全面加强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为有效遏制校园及周边制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确保广大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学生的身体健康,灞桥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积极开展了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多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设计、印制、发放书签2万余份,在全区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张贴横幅、标语、宣传画100余条,并通过校园广播、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安排专人对校园内外的食品经营场所、小饭桌进行检查和集中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