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把绿色菜摆上市民餐桌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6/21 |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得讲质量、讲安全、讲健康已成为市民的新要求。如今,哈市市民菜篮子丰盈,可与南方相比,安全等级却有一定差距,绿色、有机蔬菜市场难觅。专家建议,提高哈市蔬菜安全等级,让"绿色"菜真正摆上百姓餐桌。 市场难觅"绿色"菜在哪里 哈尔滨市经济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师王春艳一直从事农业经济研究。通过到南方实地考察,她发现南方的超市蔬菜专柜中,早已不见无公害蔬菜,大部分是绿色、有机蔬菜,但哈尔滨市一些超市却连无公害蔬菜级别都达不到。 据王春艳介绍,目前我国蔬菜等级分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绿色和无公害蔬菜允许有限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而有机蔬菜则完全禁止使用。因此,有机蔬菜高居金字塔尖,中间层的绿色蔬菜是无公害蔬菜向有机蔬菜的过渡,价格也逐级递减。 日前,王春艳考察了上海超市中蔬菜销售情况。在易初莲花、世纪联华等一些大型超市中,只销售绿色级和有机级蔬菜。但哈市的一些大型超市中,不仅难觅绿色、有机蔬菜,有的甚至连无公害蔬菜都没有,一些有无公害蔬菜的超市,售价较高。 18日9时,记者在好百客超市看到,所销售的蔬菜品牌大部分为"金鹊巢"、"兴业果蔬"。"金鹊巢"有包装,并在每个包装商标上标有品牌、产地、无公害标志,"兴业果蔬"未标明厂家、没有无公害标识,售价与"金鹊巢"相当。超市中,每斤10元以上的菜很多,空心菜、木耳菜10元/斤,荷兰豆15元/斤,山药40元/斤,虽然价格不菲,但购买者不少。许多消费者了解情况后说,买菜时只看价格和蔬菜新鲜程度,基本都以为价格贵就是好菜。 据了解,中央商城的哈尔信超市、道里菜市场、南岗菜市场等几家蔬菜专柜,最高级别的蔬菜也仅达到无公害级水平。哈市只有一家大型超市销售有机蔬菜,价格差不多是普通蔬菜的10倍。 记者在安宁街菜市场、道里九站早市等处看不到无公害蔬菜销售标志,更不要说绿色、有机菜标志了,但购买者却络绎不绝。 守着基地却吃不上"绿色"菜 据了解,哈尔滨的许多绿色蔬菜销往上海、广州、杭州,有的还远销国外。守着绿色产品基地却吃不上绿色蔬菜,这是哈尔滨人的遗憾。是什么原因让绿色菜难觅?价格高、错误的消费观念、市场认可度低是绿色菜少的主要原因。 王春艳告诉记者,一棵绿色有机白菜出口到日本,售价约50元;同样一棵自产自销的白菜在本地顶多卖5元,有无"绿色""有机"的标签差价可大到10倍。哈尔滨市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建立完善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专用通道,绿色产品没有定位上绿色价格,只好远走他乡。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道里区新发镇建国村是哈市周边最大的一个无公害蔬菜生产村,每年向城市供应3000万公斤鲜菜。新发镇副镇长靳东旭说,1999年,建国村被评为哈尔滨市无公害蔬菜第一村。2002年,绿色蔬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国家A级别绿色蔬菜。目前,建国村有绿色庄园、巾帼示范基地两个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的菜分为无公害级、绿色蔬菜级,菜价也不同,以黄瓜为例,普通0.55元/斤,无公害0.70元/斤,绿色1.80元/斤。绿色菜的售价是普通菜的3倍多,市场销售时,许多市民嫌贵不买。但南方人的消费意识超前,很早就盯上了哈尔滨绿色菜基地,因此已形成了购销网络,每斤还能多给5分钱,因此,菜农也愿意将菜卖给南方。一些中间商将菜买走后,转手销售给超市,一些超市雇专人将菜分盒后重新打包装、打价签,摇身一变成了其他的品牌,价格也相应上涨。此外,绿色蔬菜成本高、产量少,许多绿色菜一问世便被定制成礼品菜,市场上更是很难一见。"新发"菜也想打进超市,但需要制作纸盒箱、雇人工装餐盒、建立配送体系等,最后一核算成本发现太高,只好放弃。 麦德龙是哈尔滨市唯一的有机蔬菜销售商。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有机菜10倍价格于普通菜,所以销售情况并不如意,每周只进100公斤货,绝大部分卖给了在哈的外籍人士。 此外,错误的消费理念是绿色、有机蔬菜不叫座的又一个因素。在一些露天菜市场、早夜市,绝大多数消费者对绿色、有机蔬菜没有清晰的概念,更不了解其意义。买菜时,只看价格、凭肉眼观察菜的新鲜程度等,没有人过问菜的质量等级,一些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也错误地认为高价菜就是绿色菜。 市民嫌绿色、有机菜价高,菜农愿意卖菜给南方赚取更高利润,如此循环下来,哈尔滨市菜市场越发没有了绿色、有机蔬菜的存身之地。 吃"绿色"菜我们也不差钱 面对蔬菜市场难觅绿色、有机菜的现状,市经济研究所有关人士认为,消费意识比消费水平更重要,由于市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近两年走进超市购物的日渐增多。随着市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绿色"菜市民并不差钱。现在要做的是,社会各界应加强引导,提升市民健康消费理念。 据好百客超市蔬菜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超市2006年开始经销盒装菜,销势一直不错,这说明哈市部分市民是有消费能力的,希望吃到真正绿色菜的市民正在增多。王春艳说,在上海期间,她看到长宁区、全国第一批农业生态试点县崇明县、上海百联集团三家联合推销崇明县的绿色蔬菜。这让她顿悟,政府既当生产地的推手,又当消费地的推手,生产地政府、消费地政府和商家三方的通力合作才打造了上海市的食品安全。在上海,从2005年起实施的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至今,已占全市菜市场总量的80%,肉类、豆制品等品牌入驻率超过90%,彻底告别脏乱,在宽敞明亮的标准化菜市场,一律销售绿色、有机蔬菜,引导市民健康消费观念,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因此,她认为哈尔滨市蔬菜安全也完全可以按这个模式做起来。比如在居民收入较高的道里区和南岗区,区政府可与木兰县等生态产品多的县联手,也以一家超市做平台,专门提供绿色和有机蔬菜。政府应对普通的、无公害的、绿色的和有机的蔬菜进行严格划分,同时,市里相关部门应抓好检测监管工作。要有意识地引导市民健康的消费观念,再不能让市民懵懵懂懂地吃菜了。 何时能吃上真正的"绿色"菜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哈尔滨市正在积极推动绿色、有机菜的生产、检测、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的建设工作。但要在市场上买到绿色、有机菜还需要时日。 市农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有机蔬菜基地对土地等要求较高,完全不能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激素等,连拔草也只能依靠人工,不能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现在,国内绝大部分已开垦的土地都被化肥、农药污染了,完全降解需要3年时间,所以有机蔬菜不是想种就可以随时种的。现在,哈尔滨市有机蔬菜基地已经在呼兰区许堡乡蒲井村建立,去年底,土地和7种蔬菜一起通过了有机认证,今年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以有机食品身份上市,价格要比普通菜贵10倍左右。要提高有机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难度很大。而且价格高,市场是否能接受也有待考察。绿色、有机菜是否能进各大市场、超市,取决于市场运作、市民消费水平等,因此还需要时日。 市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张志伟说,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已有1785个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201个农产品获得绿色农产品标志,121个食品拿到了有机认证,其中绝大多数有机认证为食用菌和杂粮,有机米、有机菜有12个。为保证市民吃上安全放心菜,哈尔滨市已在沃尔玛超市开通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在哈尔滨市郊区10个万亩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全面推行了GAP国家良好农业规范,40万菜农蔬菜生产档案录入微机工作完成了70%。沃尔玛3个超市及郊区两个蔬菜配送中心的5个示范点的蔬菜销售档案已全部录入系统,实现了蔬菜生产、经营档案信息化管理。计划今年7月在哈尔滨郊区6个蔬菜合作社和家乐福、好又多、中央红等6个超市完成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化管理。此系统开通后,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消费者、执法部门可通过产品包装箱或农产品的编码,直接查询到产品生产、质量等相关信息。追溯系统的建立,将使蔬菜有"身份证",消费者购菜有"知情权"。 目前,市农委正与道里区协调,拟在道里区一些超市试点,让"新发"菜进入超市,满足市民对绿色菜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