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厦门市遏制食品类无证生产 4年后食品小作坊全关门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08/7/21 |
|
前天,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曾琳就“食品安全”问题,专题接听市民来电。他说,我市将在2012年消除各类食品小作坊。 曾琳说,“QS”制度实施以来,我市已有373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得569张QS证书。可以说,在这一领域,我市已基本遏制无证生产。食品质量合格率也逐年提高,4年前,总体合格率才80%,现在已经达到90%左右。 调味品,2001年底抽查合格率为45%左右,现在提升到98.11%。小麦粉和大米则全部合格,2002年时合格率还不到70%。 企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从原来的多数企业“脏乱差”,到大多数企业工艺流程合理、生产布局科学、100%建立检验室,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大幅增强。 她说,到10月底前,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对家具、玩具、服装、油漆涂料、仿真饰品、装饰材料、人造板等7类重点产品进行专项整治,做到100%建立企业档案质量,100%消灭无证生产,100%对新获证产品进行抽查,100%对已获证企业进行复查。 据介绍,各种无证生产的小作坊生产粗糙,卫生差,有的场所隐蔽,容易掺杂使假,一直是执法部门执法的重点和难点。我市一直加大力度对食品小作坊的清理整顿,到目前,还剩下125家左右。主要生产的是豆制品和糕点,属于低风险的食品加工。 对于这些小作坊的监督,我市主要通过签订质量承诺书,对其原材料进行把关、限制销售区域、必须达到基本卫生条件、取缔无证无照的加工点等。有4类食品:白酒、桶装水、乳制品和儿童食品不允许小作坊生产,并限制他们的销售区域,不能进入大型超市和商场。 我市也在通过一些管理措施提升其水平,督促提高卫生水平,有的也尽量让其产品加贴QS标志,因此“小作坊”也会越来越少。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目标,到2012年,所有食品类小作坊都将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