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牛奶的力量”之谣言粉碎:喝牛奶致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3/12/30 12:13:06  

 牛奶的话题总是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而近期网上竟流传一种“喝牛奶会致癌”的言论,其可信度到底有多少?

  这种说法最早来自T.柯林.坎贝尔博士一项针对老鼠的实验。坎贝尔教授在实验中先用黄曲霉毒素引发老鼠的癌症,再使用大量酪蛋白促进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这首先就证明并不是酪蛋白直接引发的癌症,其次实验中喂给老鼠的酪蛋白数量非常大,并且纯度为100%。人们日常喝的牛奶远远不可能达到这个数量级。因此,将此实验结论说成“喝牛奶致癌”完全是对坎贝尔教授研究的误读。

  最重要的是柯林?坎贝尔教授于2006年在美国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也表示,他的研究“并不是说乳制品会致癌”。

  牛奶中含有的IGF—1也被怀疑是致癌因素,那么IGF—1是什么物质?IGF—1的全称是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对人体而言,其在血糖控制、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一种蛋白质多肽。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因素。人体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IGF—1,市场上的牛奶样本IGF—1含量远远小于人体自身所产生的量。因此,牛奶中含有的IGF—1根本不会起到致癌的作用。

  相反,牛奶和奶制品干酪中含有一种叫CLA的物质,可使细胞处于防御制癌物质侵入的状态,从而起到防癌作用。而且,牛奶中所含的钙能在人体肠道内有效破坏致癌物质。牛奶中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D等对胃癌和结肠癌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且牛奶中还含有多种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免疫球蛋白抗体,也有防癌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对184个国家及地区的调查显示,在畜牧业发达的蒙古国,其前列腺癌、乳腺癌发病率为2.4/10万和8/10万,是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种种事实证明,中国人需要的提高牛奶等奶制品的食用量,而不是担心饮用过量可能会导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