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小店惊现“雷人”商品标识保质期3年肥皂可用至3012年?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3/14 |
|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在不断高涨的消费者维权热潮中,来自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声音相对较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而与此同时,很多在城里难以立足的假冒伪劣商品,却悄然流向了农村市场。在“3·15”前夕,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农村,看一看市场里的“黑商品”到底有哪些? 个案 长期吸假烟,买了真烟以为是假烟 “以前买的烟味道不是这样的,这肯定是假烟。”不久前,陈江工商所接到一宗假烟投诉,一位村民称其在一家超市买到了假烟。接到投诉后,陈江工商所工作人员请来烟草局工作人员对这位村民购买的香烟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证明这烟是真烟。那么,会不会是这位村民原来吸的烟有问题呢? 随后,工商所工作人员对这位村民以前所购买的香烟进行鉴定,结果发现的确如此,这位村民一直吸的是假烟。后来,工商所工作人员才了解到,原来这位村民一直习惯在周围的村庄购买香烟,当天身上带的烟已经吸完了,因烟瘾难顶,他就在附近一家大型超市里买了一包香烟,吸了第一口,他就发现烟的味道与之前买的味道不一样,怀疑是假烟,于是他投诉到陈江工商所。 燃气炉购买不到一个月,突然发生爆炸吓坏全家 刚买回家的新燃气炉没用多久就发生爆炸,吓坏了全家。日前,陈江工商所接到了辖区内一位居民的投诉,称其所购买的燃气炉使用不到1个月,竟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所幸爆炸中无人员伤亡。接到这位居民的投诉后,该所工作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对居民与卖家进行了调解。最后,这位居民获得了3000元赔偿。而在去年,惠环街道一位村民发现其购买的桶装水中漂浮着异物,马上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经过调解,最后厂家赔偿顾客一定的损失。 走访 无任何文字说明的产品比比皆是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惠城区汝湖镇市场。在一家出售日用品的店铺里,记者随手拿起一块带盒子的肥皂,没想到肥皂包装上印着黑色字迹的日期,让人恍如来到未来世界,包装上赫然写着:“3012年01月05日”,标签上标示这个日期是使用期限,而标签上标明的保质期只有3年。记者接着看了很多该品牌的香皂,日期皆为3012年。 而在路边摆设的两元店摊档中,说明全是日文的牙签、无任何文字说明的牙签盒和镜子等等,这样的产品比比皆是。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便宜的商品还有不少村民前来购买。 同一筒绿豆饼标有两个生产厂家 在一家小型超市,让人错愕的商品也摆在货架上出售。记者看到,一筒售价为2.5元的绿豆饼外塑料包装袋上的品名为“新一代×××绿豆饼”,厂家地址是大亚湾西区上扬。而在包装内部,一张小标签贴在了绿豆饼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标签上写着的品名为 “×华饼家绿豆饼”,而生产商地址则是“东莞市万江新村工业区”,同一件商品厂家竟然有两个。咋一看,还让人以为是“合资企业产品”呢。 在另外一家杂货铺,记者看到有孩子特别喜欢吃的麻辣味小吃,5角钱一包,记者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生产日期,请销售人员帮忙也没有找到。销售人员说,这种食品很受欢迎,价格便宜,有的孩子一次就买10多包。当地一位到市场买菜的村民正好在选购该食品,他并没有仔细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或其保质期就买了两包。他说,这种食品很多孩子都爱吃,孩子吃了,也没不良反应。 问题 农村人口购买力有限,假货有市场 据了解,乡镇农村中的工商投诉主要有农资产品、手机等电子产品和烟等几大类,还有假药的投诉也不少。据陈江工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该所处理了57宗投诉案件,接待投诉1300多次。相对于过去,近年来的投诉案件呈上升趋势,这与乡镇居民的维权意识提高有关。“另外一个原因,因为农村人口购买力有限,因此一些假货往往有市场,渠道也多种多样,假货大量地涌入到农村市场中,而仅仅在流通环节执法,很难截断源头,因此投诉也就多了。” 虽然村民的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了,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仍有差距。在农村市场,一些村民贪图便宜,忽视了产品的质量问题。去年,沥林工商所查处了一家地下黑面包加工厂。该加工厂隐蔽在村里,因为生产的面包是“三无”产品,不敢进入正规的商场销售,就在街边一些小档口销售。顾客有外来的务工人员,也有当地的村民,他们觉得面包只要新鲜就可以吃,并没有太在意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所以也没有人对此进行投诉。最后,工商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了该加工厂,并给予取缔。 转变 舍近求远到市区大超市购物 尽管一些不法商家瞄准了农村市场,把一些“黑商品”流入农村市场,但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很多生活在农村的居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喜欢到大型购物商场购物,舍近求远,就是希望购买的商品让自己用得放心。 市民小易在仲恺潼湖一家工厂从事技术生产工作,他说,虽然平时吃住都在厂里,但是他的生活用品从来都不在工厂周围的店铺购买,而是在空闲时坐公交车到市区购买。“工厂附近也有一些店铺,我虽然没有买过那里的东西,但我总担心那里的东西有很多冒牌货,质量没有保证。比如牙膏、洗发水和毛巾等日常用品,我都是等到周末去市区的大超市买,这样自己用得更放心一些。” 住在惠城区龙丰街道共联村的吴先生,也不习惯在村里的店铺买东西。“平时我都是在外面的超市里买牙膏、牙刷什么的。有一次牙膏用完了,就图方便在楼下的小店里买了一支某品牌牙膏。结果一刷,感觉嘴里全都是粉,怎么也刷不干净,而且味道很怪,和以前用的根本不一样。”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吴先生就更少光顾村里的小店了。 维权意识提高,购物后保留小票 “现在农村生活好了,很多人都会自己开汽车、摩托车,或是坐公交车到镇上或是城市消费。很多村民选择到大的商场购物,会自动保留购物小票。有了购物凭证,消费维权就有了根据。只有如做菜时发现没了酱油或盐等这些急用、少量的物品,才到附近小店买。”沥林工商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年来,村民的消费、维权、法律意识提高了,以前村民买了假货,或是去吵架,或是哑巴吃黄连,而现在村民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会拨打12315投诉。 去年9月,沥林一位农民在镇上购买了几袋化肥。可是给蔬菜施肥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蔬菜没有像以前使用的时候生长旺盛。这位农民等了几天后,觉得自己买的化肥很有可能是假的,于是到当地工商所投诉。工商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和零售商取得了联系,并找到了代理该品牌化肥的工作人员。经过调查了解,该品牌化肥为合格产品,之所以没有产生作用,是因为这位农民在蔬菜地施肥后,没过几天就下了大雨,雨水将肥料稀释了。“这位农民虽然买的不是假货,但是可以看出,农民朋友的维权意识也提高了。” 经验 村村有联络员,接受村民投诉 “我们的做法是,聘请村支书作为我们的联络员。目前,陈江街道有11个村都有我们的联络员,村民有投诉可以直接投诉到我们所里,也可以投诉到联络员处。这样一来,有什么情况我们都可以尽快掌握。”陈江工商所有关负责人说,他们会对这些联络员进行定期培训,经过培训的联络员还可以对投诉纠纷双方进行协调。 而沥林工商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该所在村中设有维权工作站,与村民交流沟通,教村民辨别货物真假,并且接受村民的投诉。此外,每年的春耕期间,都会组织专项行动,检查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而查处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查处无营业执照的小作坊等则是日常工作,不能松懈。(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温 舒 黄 桃 特约通讯员刘 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