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地方报道 >> 浏览文章
汉中查处制售假蜂蜜黑窝点 猪圈里造出“蜂蜜”
来源:华商报    更新时间:2015年04月18日    关注度:     【字体:

白糖、水、明矾和一点蜂蜜香精,靠着这些原料,一瓶“蜂蜜”就制作完成了。4月14日,汉中市汉台区食药监局查处一个制售假蜂蜜黑窝点,收缴假蜂蜜533公斤。

现场

猪圈是“生产车间”散发阵阵恶臭     14日晚8时许,汉台区食药监局接报,在北关街道办事处青龙观村一处民房内,有人正在生产假蜂蜜。     执法人员赶到时,两名四川籍男子正在干活。现场卫生条件极差,已经制作好的大量“蜂蜜”分装在塑料桶里,没有加盖,占据了大半间屋子,制假者便睡在屋里。房间内有8个白色塑料桶,其中3个桶装着白糖,数个矿泉水瓶里装有各种味型的香精以及各品牌红烧酱油。地上的一个黑色塑料袋里,装有白色粉末状的物体(后证实为明矾)。     更加令人诧异的是,制作假蜂蜜的地方竟然是在这家农户的猪圈里。猪圈里散发着阵阵恶臭,二人架起一口土锅,一台煤炉,就成了蜂蜜的“生产车间”。生产出来的假蜂蜜分装后,被装上三轮车,通过走街串巷,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销售。     当晚,执法人员共查获假蜂蜜533公斤,两名蜂蜜制假嫌疑人已移交警方,假蜂蜜正在进行检验。     危害

明矾食用过量或致骨质疏松贫血     “食用明矾、白糖等勾兑的假蜂蜜对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昨日上午,汉台区食药监局副局长杨建生说,明矾食用过量会影响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元素的吸收,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等一系列病症发生。经常吃含有明矾的产品,其中的铝离子能够在肝脏、大脑、肾脏、脾累积,在大脑中积蓄过多就会破坏神经系统,降低抗氧化酶的活性,影响大脑导致记忆力减退,另外还有可能造成不孕不育等,对儿童青少年发育的影响也很大。     一位多年从事食品犯罪侦查的人员称,添加明矾可以增加黏稠度,使假蜂蜜外观看上去更像真蜂蜜。为了使颜色更加美观,制假者会加入酱油着色,辅之以香精或者蛋白粉,增加假蜂蜜的香味。以汉中常见的油菜花蜜为例,因为颜色浅,味道淡,制假者根据这个特点,会减少香精和酱油的剂量;目前市场上价格较高的土蜂蜜,颜色深,味道浓,制假者会适当增加香精和酱油的剂量。     “虽然加了这么多东西,其实一斤蜂蜜的成本还不到一块钱。”该人士指出,假蜂蜜制作成本廉价,目前正是油菜花蜜销售旺季,一公斤市价要20元左右,假蜂蜜一公斤只要15元。     鉴别

如何鉴别假蜂蜜这四招可帮你     杨建生表示,要区别蜂蜜真假,必须上实验室化验,但可从外形、颜色、气味和味道四个方面初步鉴别。     1.观色。真蜂蜜看起来不很清亮,呈白色、淡黄色、琥珀色,以浅淡色为佳,假蜂蜜色泽鲜艳,一般呈深黄色。     2.闻气味。真蜂蜜有淡淡植物味的花香,假蜂蜜闻起来有刺鼻异味或水果糖味。     3.尝。真蜂蜜香甜可口,有轻微淡酸味,假蜂蜜有苦涩味或化学品怪味,无芳香味。     4.热水溶解。将一勺蜂蜜放入杯中,用热水溶解,一段时间无沉淀则为纯蜂蜜。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海口食药监推出智能APP 食品是否安全一查便知
下一篇文章:江西上饶茶园遭遇用工荒 满山好茶无人摘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