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地方报道 >> 浏览文章
餐饮业寻求理性回归业务延至食品加工
来源:粮油市场报    更新时间:2015年01月29日    关注度:     【字体:

2014年,餐饮业呈现出一波三折,曲折前行的态势。在8月跌至谷底后,又在第四季度止跌回升。在这一年里,高端餐饮完成了转型的“第一阶段”———找方向,逐渐步入“提高管理水平,常态化下可持续发展”阶段。大众化餐饮则表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业内预计,今年餐饮业将以服务消费为首要目标,迈向3万亿元的目标。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餐饮收入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终止了连续3年增速下滑的势头。

一波三折又一年2014年1~12月,全国餐饮市场呈现出一波三折、曲折前进的运行态势。数据显示,全国餐饮收入以5月为分水岭,增幅在1~5月节节攀高,并于5月达到峰值11%之后,从6月开始逐月下滑,8月跌至最低谷。受益于“金九银十”餐饮市场的烘托,9月、10月餐饮收入与限上收入再度强势回升。11月、12月,在餐饮业步入冲刺时期的四季度,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中国烹饪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来看,2014年餐饮业实现了全行业止跌回升,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处于扭亏为盈的转折,开始转为“正能量”。高端餐饮转型完成了第一阶段“找方向”,逐渐步入“提高管理水平,常态化下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大众化餐饮由于刚性需求而增长比较稳定,更因其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特点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成为推动整个行业企稳回暖的中流砥柱。回归理性辟新径按照中央规定限制“三公”消费后,餐饮市场被挤掉了泡沫,开始回归理性。从中国烹饪协会了解到,2014年,餐饮企业不断寻求突破,在转型创新上做出多方探索。

———本着改善民生、便民服务的初衷,许多餐饮企业积极投身早餐、老年餐饮、社区餐饮。武汉小蓝鲸也卖起了主题故事早餐,而且准确抓住大众心理,注重引导营养健康消费,同时还推出向写字楼、社区、老人送餐等服务;巴比馒头、杏花楼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开展的早餐工程、老年餐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很多高端餐饮纷纷向多元化多品牌拓展市场。小南国实行多品牌集约复制,除了慧公馆、南小馆、小小南国之外,还引进了船屋等海外品牌,在休闲餐饮市场也连续推出了“徹思叔叔”西点和“米芝莲”奶茶等新品牌。而外婆家相继推出炉鱼、锅小二、指福门、运动会、第二乐章、动手吧等注重杭帮菜文化溯源和消费者人性化体验的多种品牌,开启了餐饮新业态的“小时代”。

———在探索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餐饮企业细挖新市场,将业务延伸至食品加工业,且增长迅速。上海杏花楼的食品加工业销售比重逐步上升,当前已占到总销售额的60%左右,餐饮部分只占到30%,其余为酒店等业务。

———在互联网销售的冲击下,服饰业、百货零售业双双走向低迷,而餐饮对客流量的巨大拉动优势,使品牌餐饮企业逐渐成为商业综合体竞相争取的对象。新型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正在迅速调整商业结构,购物、餐饮、娱乐的比例格局通常为7∶2∶1,如今已普遍形成了5∶3∶2,一些新开的商业综合体中餐饮的比重更是升至总量的40%~50%。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傍”住商业综合体的“借光”战略也日益成为选址的优先选择。

服务大众为首要2015年餐饮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烹饪协会表示,餐饮业市场将以下几方面作为切入点:餐饮服务大众化、个性化、多元化成为市场主体,并且常态化;提高管理水平不是空话,盈利能力成为检验企业健康状态的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联手互联网共同发展,拉动投资大量增加。

在新形势下,2015年餐饮市场还面临着以下新的任务:餐饮业以服务消费为第一位,向3万亿元目标迈进;产业组织呈现新特征“三小三大”:小店面大后台、小产品大市场、小群体大众化。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土榨花生油被曝霉毒素超标 监管部门建议购买QS标志食用油
下一篇文章:宣汉县筑牢防御墙确保春节食品药品安全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