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群众关心的头等大事。佛山市工商局把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年以来,通过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日常规范管理,着力推进长效监管机制建设,努力营造“安全、有序、法治、和谐”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建立层级监管体系
佛山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学昌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始终把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来抓,要求全系统严防严查严处流通环节食品违法行为。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全系统一把手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业务机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三级考核机制,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市局对区局、区局对工商所、工商所对个人的三级绩效考核体系,落实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追根溯源”严查大案要案
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重拳出击,对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和其他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罚,对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食品违法行为一律顶格处罚;对达到刑事追诉标准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特别是去年“三打”行动以来,市工商局与市公安局建立起“部门快速联动”执法机制,积极发挥公安、工商“联合执法办公室”的作用,对制假售假案件追根溯源,着力打利益链、打保护伞,全系统查处食品大要案件21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7件、成功打掉了涉及食品的利益链重要案件8件,如高明区工商局深挖生产销售假冒“珠江”啤酒案件线索,在查处一家食品批发部的基础上,对其91家下游零售商进行清查,共查获涉嫌侵权啤酒1121余箱,查处经营户42家,联手公安部门端掉一个制售侵权啤酒窝点。又如禅城区工商局根据线索在查处17件涉嫌销售假冒金龙鱼食用油案件的基础上,深挖扩线,追溯制假源头,全力协助公安部门端掉一个金龙鱼食用油制假窝点。
“专项整治”与“日常规范”并举有力维护秩序
针对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加大治理整顿力度,集中开展米及米制品、肉及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食品添加剂、农村食品、季节性节日性食品、散装食品、注水肉等食品市场专项执法行动成效显著,有力有效处置“塑化剂”、“湖南镉大米”、私宰注水羊肉、“瘦肉精”生猪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做好市场禽流感防控工作,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有效维护了食品市场秩序。2012年以来,全市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5457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47750户次、各类市场5167个次,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户256户,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1310件、案件总值2608.89万元。
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强化食品市场日常规范监管,加大市场巡查和抽检工作力度,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严格监管食品质量,切实规范经营行为,日常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食品流通环节经营主体达3.11万户,其中2012年以来新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1.8万多个;抽检食品4604批次、其中内在质量不合格277批次,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案件166件,及时、有效地将不合格食品清除出市场。
畅通申诉举报渠道,认真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的申诉举报,加强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12年以来,全市12315申诉举报系统共处理消费者涉及食品的申诉764件、举报83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23万元。
强化示范带动作用
全市工商系统紧紧抓住省政府落实“十项民生实事”的有利时机,在全市广泛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严格创建标准,落实监管责任,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亮点带动的作用。工商部门以示范店建设为切入点,积极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各项自律制度,监督食品经营者把好食品的进货关、销售关和退市关,为促进源头治理、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示范店68家,其中省级示范店4家,分别是吉之岛保利水城店和东方广场店、百佳超市顺联国际分店、大润发超市大沥分店。
全市工商系统以落实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积极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农贸市场经营行为监管,全力营造管理制度健全、主体准入合法、食品安全监管有力、管理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47个市场完成改造,另有44个市场正在施工,累计投入改造投资额2.5亿元。改造完成的市场硬件设施符合消防等安全标准,场内管理规范,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务实创新构建长效机制
佛山市工商局研发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即“一票通”系统)和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即“票证通”系统),构筑起食品安全进货查验、远程监控、信息服务等“三大网络”,实现全程监管食品流向、快速追溯问题食品,有效提升了市场监管效能。截至目前,“一票通”系统已收录了55万多种食品信息、建立了近67万条台账记录、登记了近7.3万张“一票通”凭证。禅城区工商局建立了工商云监管服务平台,通过运用GIS地理信息技术和BI分析引擎统合了指挥调度、综合统计、移动执法、投诉举报、网上服务和食品安全监管等多项功能。
推广三水区工商局经验,在全市全面推行“职前培训”,对申请食品流通许可的经营单位负责人及主要从业人员全面开展“职前”教育培训,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以普法教育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的法定义务和法律责任。共派发宣传资料约18000份,召集经营者召开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工作会议42次,举办培训班3561期、培训食品经营者4225人次。在南海区工商局试点推行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制度,组织义务监督员参与联合检查行动100多次、劝喻19户食品经营户即时改正轻微违法行为、向工商部门建言献策60条,有效延伸了工商部门的监管触角。在高明区工商局试点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量化监管工作,建立起“量化评分、累积评级、信用公示、奖惩分明”的量化监管机制,共2851户的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纳入量化监管并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