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民宅,自产一次性纸杯
一黑作坊一月能产10万多个纸杯,目前已被工商部门查处
本报济宁3月6日讯(记者 李倩 通讯员 杜健) 一处农村院落、3台机器,便成了一个一次性纸杯生产厂;不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徒手进行包装,然后纸杯便光鲜地走上市场。
近日,一无证生产一次性纸杯的黑窝点被工商部门发现并及时查封。
据济宁市工商局任城分局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介绍,在无证生产一次性纸杯的窝点内,执法人员发现生产一次性纸杯的生产线一条:3台正在使用的一次性纸杯机和一台杯盖机。现场还发现生产原料(pe淋膜纸)15箱,成品一次性纸杯2箱,该窝点老板现场却不能提供营业执照和其他手续证明。
据当事人交代,他于去年10月份开始生产一次性纸杯,生产纸杯的3台机器是从浙江购进,生产使用的淋膜纸是以7050元/吨的价格从武汉一家纸业公司购进,共购进了30吨。杯盖从2011年12月开始生产,生产杯盖的原材料(PS片材)从浙江义乌一家塑料(10410,-110.00,-1.05%)加工厂购进,共计1.5吨。
“一次性纸杯生产现场十分脏乱,一条生产线下来,也没有任何消毒程序,便直接由工人徒手装上印刷好的外包装,然后上市销售,冒用他人品牌涉嫌侵权。”执法人员检查发现,一次性纸杯多为橙黄色的外包装,上面写着“九阳”、“快乐时光”等商标。
执法人员调查了解到,生产每箱大号纸杯所需的成本为90元,加上当地包装制品厂印制的外包装和塑料包装,生产一箱大杯的一次性纸杯的成本不过97元。按照每箱1000个计算,每个纸杯的成本不足1毛钱。当事人还交代,自开业以来,共生产了30箱杯盖和700箱纸杯,所生产的产品也都销给了本地销售豆浆的摊点上。目前,这一无证生产一次性纸杯的黑窝点已被工商部门查封。
链接>> 一次性纸杯,先看QS标志
2007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实施轻工行业标准QB2294-2006《纸杯》的要求,产品包装上需标明产品名称、商标、产品执行标准、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及限用日期;产品的类型、规格、等级和数量;产品合格标志;生产企业(或代理商)的名称和地址。
在2007年7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就下发了《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纸杯、方便面纸碗等食品用纸包装和容器就被列入QS准入门槛了。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将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两大类列入“第一批目录的食品用纸包装、食品用纸容器”,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纸杯、纸袋、纸餐具、纸盒等21个品种要有QS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