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张景珍在馒头摊前等待顾客。新华社记者 李安
据新华社郑州11月5日电(记者 双瑞)“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把钱放到箱子里。谢谢合作。买馒头的请留钱。”这几天,郑州市纬五路62号院热闹起来了,不时有陌生人来巷口打听一位卖馒头的老大娘。人们争相传议,年过七旬的她卖馒头不用守摊,回家吃饭休息只需把摊子一撂,顾客拿了馒头自然留钱。“比自动售卖机还强。”
4日中午已经过12点,77岁的张大娘还坐在自己的馒头摊前跟人聊天。白色的泡沫箱子上贴了一张纸条:“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把钱放到箱子里。谢谢合作。买馒头的请留钱。”掀开盖子可以瞧见用塑料袋裹着的一袋袋馒头。“啥时候饿了就把摊子撂这儿回家,可放心了。”张大娘脸色红润,嗓门洪亮,一笑起来脸上的皱纹就堆成了朵菊花。不怕人拿了馒头不给钱?“没有吧,我也没查过。吃几个也不碍事。”张大娘好像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纸条是儿子打印的,附近相熟的居民得空也会帮她照看摊子。“张大娘心地可好,大家都愿意给她搭一把手。我还帮她卖过馒头哩。”一位衣着时尚、年约30岁的女士下班路过,停下来插了几句话。“看门的,附近卖东西的,在门口带小孩的,可多人都帮我。”张大娘数来数去数不清都谁帮她卖过馒头。
张大娘耳聪目明,虽然有腿疼的毛病,但骑上进货的三轮车稳稳当当,拐弯掉头的动作十分熟练。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4点,她要骑车去几里外的聂庄进两趟货。一天下来她能卖掉六七十袋馒头,一袋馒头1元钱,赚1角钱。
“我也不图赚钱,嫌在家闷得慌。”五六年前,张大娘的孙子辈都到了上学年纪,她就想在街上摆个摊子热闹热闹。不时有路人跟她招手寒暄,她笑眯眯地逗弄满地乱跑的小孩。张大娘说,日子过得可有意思,一天到晚都有人陪她说话。累了就回家休息一会儿,馒头照卖。
下午1点钟,张大娘乐呵呵地起身回家做饭。遮阳伞下留着贴纸条的馒头箱,旁边挂着装满零钱、纸巾的塑料袋。“我不在的时候也能卖十几元钱呢。”
张大娘的邻居说:“老太太挺不容易的,一袋馒头不值多少钱,乡里乡亲的没人占这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