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茂县的农房重建,作为汶川大地震后的重要民生工程,国家、山西省以及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统一规划和资金、技术支持,一座座极具羌族特色的村寨重建起来并进行旅游开发,在推动村寨经济发展的同时,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记者:这里是四川省茂县的坪头村,灾后重建完成之后这里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天人们都会身着节日盛装,跳着欢快的羌舞、唱着动听的羌歌迎接四海宾朋的到来。
5月的茂县阳光明媚、气候宜人。走进坪头羌寨,李子花、油菜花尽情绽放,点缀在充满羌族特色的房屋之间,仿佛一下子来到了世外桃源。清澈的小桥流水、休闲舒适的茶座、温馨的庭院人家、醒目的羌民族图腾,穿梭其间,忘记了城市的喧嚣,这一切都吸引了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游客:像在一个电视剧里一样,特别特别美,特别好看。
游客:民俗文化和旅游结合的非常到位。
这些络绎不绝的游客给坪头村百姓带来的是丰厚的收入,除农业增收之外,当地百姓又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
四川茂县坪头村村民:现在比以前好得很多很多了。
四川茂县凤仪镇坪头村支部书记王学康:原来的人均收入是四千多元,我们今年要达到一万多元。
和坪头村一样,茂县许多乡村在恢复重建之初就在国家和山西的帮助下统一规划,全面恢复羌族风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而特色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支持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川茂县对口办工作人员赵萌:规划时候就想到了以后发展旅游,以旅游带动老百姓的发展。
四川茂县政协主席祁寿清:我们更得到了山西人民的关爱,第一个就是给予了资金援助,第二是及时快速地给我们制定了乡村灾后重建的规划,第三是给予了技术的指导服务。
“一村一特色、一乡一品味”,一个个特色背后体现的是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增收致富并重,重构茂县自我持续发展能力。
四川茂县凤仪镇坪头村支部书记王学康:我们原来是九寨、黄龙过境旅游发展的一个村寨,现在就是准备把过境游慢慢转变为目的地游。
【中国网聚焦山西】综合编辑:5月9日上午,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召开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汇报会,对此次执法检查作出部署。省委常委、副省长高建民代表省政府汇报了山西省实施食品安全法工作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申联彬出席会议,副主任安焕晓主持。
据汇报,山西省目前共有食品生产企业2458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38家,食品经营企业10万余家,餐饮服务单位5.6万家,食堂7200家。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还有食品加工小作坊、小摊贩约6万个。2009年6月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山西省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3万家次,受理群众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3966件,立案查处3301件;没收、封存、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26.7万余公斤,销毁不合格食品及食品原料8.5万余公斤;取缔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805家、涉及食品 “黑窝点”291个,吊销96家食品违法企业的生产经营证照,罚款750.1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97万余元。
申联彬指出,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对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申联彬强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袁纯清书记、王君省长多次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出要求,山西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按照全国人大和省里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检查实效。特别要紧密结合实际,突出检查重点,紧紧抓住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配套法规体系建设,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以及依法开展食品安全源头治理等重要环节,找准突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解决问题,促进《食品安全法》深入实施,全面提高山西省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申联彬要求,各检查组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完成好这次执法检查任务,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记者 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