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地方报道 >> 浏览文章
海南“地沟油”应入地狱永不超生
来源:南海网    更新时间:2010年08月20日    关注度:     【字体:

  一种普通家庭基本不食用的棕榈油,凭借着批发价仅3.7元/斤的低廉价格优势,在排档、宾馆饭堂、学校食堂、小作坊等公众场所普遍使用,而这种劣质的棕榈油被改头换面分装之后,误导消费者。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反馈会中了解到,这些与百姓餐桌息息相关的“劣质棕榈油”、“地沟油”仍在市场上活跃。(8月18日南国都市报)

  众所周知,“地沟油”是经过再提炼的废油,食用后不仅会使人发生头昏、恶心、腹部疼痛及各种肠胃疾病,而且还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的毒素,是砒霜的100倍。“地沟油”严重危害着市民的身体健康,威胁着大众的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个大问题,为有效提升食品安全,今年2月6日,国务院专门决定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

  如此高规格的举措确实极大提升了食品安全,但是“灯下黑”事件仍有发生。国人极度痛恨的三聚氰胺仍会死灰复燃,奶粉催生性早熟事件仍然疑云重重,百倍毒于砒霜的“地沟油”仍会出现在市民的餐桌上……

  “地沟油”之所以会如此顽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沟油”属于“暴利油”。有报道称,从餐厨垃圾中提炼1吨“地沟油”,成本仅300元,如按食用油销售,利润就会翻几十倍,部分掏“地沟油”的不法分子每月可赚1万多元。可观的利润,刺激了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二是相关执法部门封堵式的打击方法治标不治本,严打时“地沟油”销声匿迹,执法人员走完又东山再起。三是大多数市民相关专业知识欠缺,如果不借助专业工具,仅凭目测口尝根本无法辨认餐桌上的“地沟油”。

  笔者认为,为有效杜绝“地沟油”,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立法立规,对“地沟油”的收购、加工、再生利用等作出具体规定,对餐饮企业实行餐厨垃圾申报回收、定点处理制度,鼓励成立专门的“地沟油”回收、加工企业,鼓励企业变废为宝,将“地沟油”加工成工业用油(比如生物柴油)。

  第二、建立相关部门长效协作机制和部门责任人问责制,加大惩罚力度,对于违规制作“地沟油”的个人要严惩,违规的企业一次性死亡;同时,向市民普及识别知识,让“地沟油”无处藏身。

  我想,只要相关部门措施得力、足够重视,必能将“地沟油”打回地沟,永不超生。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洪江区查获一假冒“洪江甜酱”生产窝点
下一篇文章:沈阳黑熟食加工点自称干净 火锅底料回收再生产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